截至本月24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跌至年內新低867,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60%,并已接近了上次金融危機剛爆發時的低位。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是由幾條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Spot Rate)加權計算而成,為即期市場的行情的反映,由于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因此波羅的海指數被認為是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及經濟晴雨表。有分析師曾指出,BDI2000點是航運公司的盈虧線,跌破2000點后,所有航運公司都是虧損運營。
去年該指數一度強勢反彈,照亮了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但到了年底,或許是隨著中國商品融資騙貸的調查風暴驟起,該指數直線暴跌。
當然,也有船舶供應過剩、商品需求疲軟等原因。但Zerohedge認為全球大規模商品融資帶來了大宗商品價格虛漲,更多的船只被制造,而當這一切都泡沫破裂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眼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