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鋼鐵質量檢測中心承擔著韶鋼外購鐵礦、煤、焦、熔劑礦、合金、廢鋼、生鐵、耐火材料等的取制樣檢測工作。原材料取制樣工作質量決定了進廠大宗原燃材料質量檢驗的結果,因此該中心被稱為韶鋼質量檢驗的“海關”。
在這個“風口浪尖”的崗位上,質檢人員必須履行職責,公平、公正、公開對原燃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切實維護企業利益和供應商的正當利益。這離不開在原材料檢驗的取樣、制樣、送樣全過程中,堅持推行標準化作業。
共同“找茬”提質量
去年5月,韶鋼在一次對原材料桶樣進行抽查時,發現合格率大大低于公司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質檢中心專門召開“提高檢驗工作質量”專題會議,發動員工對出現桶樣抽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并制訂對策。如何尋找更為有效的操作辦法,盡可能減少人為干擾質量檢測呢?為此,該中心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細節“找茬”活動。原材料檢驗作業區站長、班長及骨干檢驗員集思廣益,共同對原取制樣的作業流程、作業步驟、實施細節進行“找茬”。針對取制樣的薄弱環節,探討出一套適合原材料檢驗的標準化作業程序。同時,針對破碎設備工藝參數不統一造成破碎尺寸、入盤磨粒度達不到要求的問題,原材料檢驗作業區就對各類工藝參數進行反復研究和調整,直到參數達到最佳狀態。同時強化考核,桶樣抽查超差3次以上的人員,要經過內部待崗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員工的質量意識大大提升,桶樣抽查合格率有明顯改善。
“舉牌示意”嚴把關
在征求員工建議,并結合已有視頻監控系統的基礎上,質檢中心質量檢驗取樣、制樣“舉牌示意”操作法應運而生。
所謂“舉牌示意”就是員工在進行原料的關鍵質量檢測時,用攝像頭全程監控,員工必須按標準化作業要求進行操作,每操作一個程序都必須舉起相關操作牌,按標準操作。在推行“舉牌示意”操作中,質檢中心一方面加強對標準化作業的培訓和考核力度,同時在原材料檢驗作業區開展“標準化操作明星員工”的評比活動。實行“舉牌示意”作業以來,桶樣抽查合格率不斷提升,目前已達到97.10%。混勻礦粉全鐵、二氧化硅預測和實際的偏差在規定范圍,地方礦、噴吹煤進廠和使用比對的偏差達到可控目標。質檢工作得到了生產單元的肯定和認可,同時大大降低了違規作業的風險。
最近,質檢中心為保證原材料檢驗標準化作業持續進行,又相繼推出派班管理、操作權限管理、熔劑礦制樣管理等管理制度,支撐標準化作業全面落地。同時,該作業區還自行制作視頻教學片,開展全面、持續、有效的員工標準化作業培訓,全面提高員工標準化作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