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與農業聯姻能否成就云南新經濟模式?昨天,據稱是云南省最大光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英利·南頭山70兆瓦太陽能光伏農業綜合項目在曲靖市麒麟區珠街鄉開工建設。
占地2000畝的英利·南頭山70兆瓦光伏農業項目,總投資超過6.3億元,項目一期建設容量為10兆瓦,預計今年底完工。
曲靖市南博會招商項目“麒麟區7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建設開工。圖為農業加光伏的發展模式,一地兩用,
農業增收,發電成本降低,提高光資源利用。記者周密攝
“建成后年均發電量為7707萬度。”云南英利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靜賓說,項目以“光伏+農業”的模式進行綜合開發,即將太陽能發電,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高效設施農業相結合,實現一地兩用。
在當地政府官員看來,光伏農業項目的開建,既可實現農民增收和就業,還可對保護植被、保持水土、防止石漠化范圍擴大起到重要作用。珠街鄉南頭山的村民認為,項目地是一片荒山,難以種植和其他農業用途。現在出租給英利公司既有不錯的租金又能實現就業,是“雙增收”。在英利公司看來,當地年均日照超過1000小時,既滿足了發展的需要,又可實現對現代農業的促進,是“雙贏”的抉擇。
李靜賓坦言,盡管項目投資超億元,但每年光伏發電收益可達7300萬元,8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資,投資收益率高達12%。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為25年,換句話說,在收回成本后的17年中,該項目預計可獲得超過10億元的穩定收益。
據測算,該項目運營期達25年,總發電量預計超過19.2億度,累計可節約標準煤約79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粉塵等排放約25萬噸,節能減排和綜合效益較為顯著,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作為首家連續兩屆贊助世界杯的中國企業,英利集團現已發展成為全球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該集團除在云南、廣東、新疆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外,在美國、德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也設有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