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宏觀經濟企穩難掩黑色系商品嚴重的供需矛盾,這是其逆勢下挫的主因。從根本上看,供需面若要好轉,產業鏈需要經歷“不破不立”的過程,只有一些鋼廠、煤炭企業和鐵礦石礦山關閉,實現產業自我整合優化,才能改變供給過剩的格局。然而破解產能過剩的難題短時間內難以實現,黑色系商品盡管存在階段性反彈的可能,但長期來看仍將繼續調整。
利好中接連下挫
近期經濟基本面頻吹暖風。昨日,中國7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2.0,創18個月最高水平,連續第四個月回升,且是連續第二個月處在榮枯線50上方,強勁之勢超出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上漲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同比增長7.5%,總體略高于市場預期,再次印證了宏觀經濟企穩回暖的態勢。此外,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房地產行業,近日亦有消息稱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超半數已調整政策,限購政策出現明顯的松動跡象。
然而,經濟基本面的利好并沒有扭轉黑色系商品的弱勢表現。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最近7個交易日,焦炭1501、焦煤1501和動煤1409合約價格紛紛下探至歷史低點,鐵礦1501、螺紋1501和熱卷1410合約價格也分別累計下跌6.88%、3.53%和2.14%,濃重的陰影彌漫在黑色系品種中。
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黑色系商品,為何對當前的基本面利好因素視而不見呢?
對此,南華期貨研究員胡曉東表示,黑色商品無視宏觀利好延續跌勢的根本原因有兩點。首先,雖然宏觀經濟整體企穩,但與鋼鐵行業緊密關聯的下游行業并沒有出現明顯好轉,房地產、固定資產、鐵路等方面的投資對需求拉動作用依然有限。其次,供需層面,當前焦煤、鐵礦石等品種供應過剩加劇,難以被需求端消化,導致成本支撐坍塌。
“昨天公布的匯豐PMI初值,很大程度上是前期再貸款、增加財政支出等微刺激政策的效果。然而,基建投資的作用是邊際遞減的,政策效果可能只持續一到兩個月。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匯豐PMI分項指標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出現回升,這可能意味著產能過剩情況下工業部門去庫存較為乏力。”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對于房地產限購政策的松動跡象,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逆周期的政策難以抵擋房地產行業本身的調整趨勢,居民購房消費高峰或已過去。南華期貨宏觀研究中心副總監張靜靜指出,當下對于房地產行業仍是“擠牙膏”式的調整,當景氣度明顯下滑時就放松,反之則收緊。從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房價相對漲幅收斂的狀況來看,目前投機性購房需求已大幅減少。
“對于煤焦鋼產業鏈而言,訂單不足、產能過剩和資金壓力如同三座大山壓頂,因此,宏觀利好并不能改變行業疲軟的現狀。”程小勇說。
加速探底還是漫漫熊途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主導黑色系商品走勢的還是供需層面。從根本上看,供需不平衡若要扭轉,產業鏈需要經歷“不破不立”的過程,只有一些鋼廠、煤炭企業和鐵礦石礦山關閉,實現產業的自我整合優化,才能改變供求過剩的格局。然而破解產能過剩的難題短期內難以實現,黑色系商品盡管存在階段性反彈的可能,但長期來看仍有一段較長的調整期。
對此,寶城期貨研究員陳棟認為,黑色系產業鏈去產能過程所需時間很長,而下游需求端需要更多積極政策的配合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未來煤焦等品種或仍維持弱勢,不排除再創新低的可能。
“除了供需層面,市場情緒和投資者預期也是影響期價走勢的主要因素,對于后市,黑色商品短期繼續下挫的可能性較大。在投資操作層面,逢反彈做空是相對穩健的策略。”安信期貨研究員何建輝表示。
雖然中期來看,黑色商品弱勢格局可能不易扭轉,但也有市場人士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認為短期內亦不乏亮點。張靜靜指出:“今年微刺激政策的一個亮點在鐵路建設方面,這對于熱卷是重大利好;房地產逐步松綁后相關數據也將出現一定好轉,一旦釋放更多積極信號,市場信心將再次改善,黑色系仍有望出現短期反彈,近期包括玻璃、兩板在內的大黑色系品種就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