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記者在攀鋼釩煉鋼廠生產現場看到,7號轉爐在出鋼時采用了與其他轉爐完全不同的下渣控制技術。煉鋼廠生技室副主任工程師黃德勝介紹,與傳統的擋渣標下渣控制技術相比,7號轉爐的下渣控制技術能夠減少下渣量43.3%,為降低生產成本、冶煉高級別鋼種創造了條件。
在轉爐出鋼過程中,需要盡量減少隨鋼水進入鋼包的鋼渣量。如果進入鋼包的鋼渣量大,不僅會增加后部工序的生產成本,還容易影響鋼水質量,增加廢棄品損失。轉爐下渣控制技術,就是為了減少轉爐出鋼時鋼渣隨鋼水進入鋼包所采取的技術措施。過去,煉鋼廠5座煉鋼轉爐采用的都是擋渣標控制技術,下渣量波動較大。
為深入挖掘降本增效潛力,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從2013年1月份起,煉鋼廠工程技術人員開始在7號轉爐進行下渣控制技術研究。他們結合煉鋼廠轉爐冶煉工藝及裝備特點,對出鋼過程的下渣進行了分析,結合國內外不同下渣控制方法的使用效果,對下渣控制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安裝和調試,實現了下渣檢測的自動控制。通過對轉爐出鋼口砌筑方式、外形尺寸進行優化,實現了下渣控制系統的經濟穩定運行。
與對比爐次相比,采用新的下渣控制技術出鋼過程平均下渣量減少579.8公斤,合金硅、錳收得率分別提高1.36%、1.78%,降低合金成本1.26元/噸鋼,同時為開發高級別鋼種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