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在石家莊舉行的中國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夏天(化名)也去了。與前幾次參會不同的是,此時的他,不再是經營鐵礦石貿易生意的貿易商,身份變成了一位冶金礦山的服務商。
“做鐵礦石貿易已經不賺錢了,在我們這行,現在每年虧幾個億也是很正常的。”夏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己轉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兩三年前,受益于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鐵礦石價格一路暴漲,在讓中國鋼廠付出昂貴成本的同時,也“催肥”了以進出口鐵礦石為生的貿易商們。夏天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時候做生意就是撿錢,礦價隔幾天就能往上躥一躥,你稍微囤點貨,隔幾天賣就能掙到錢。”他說。
但現在,礦價不再上躥了,而是出現斷崖式下滑。4月2日,以62%品位粉礦為標準的相關指數下跌0.5美元到47.5美元/噸,2014年年底價格為71.75美元/噸,2015年初跌破了60美元/噸,而在2008年,同樣的鐵礦石噸價曾一度突破200美元的大關。
“今天這個價格,比我在3月下旬對外發表的最低預估價50美元還低,看來我還是偏膽小和保守了。”一位長期從事礦石貿易的企業高層如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打趣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前述會議的一個礦價預測環節,不止一位發言嘉賓公開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最低可達到45美元/噸,高點甚至不會突破60美元/噸。
與此同時,鐵礦石貿易商的憂愁逐漸多了起來,由于礦價持續下跌,貿易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人不得不轉行。據了解,僅夏天周圍的生意伙伴,就有不下七八人在考慮轉行或者已經轉行,“有的還在這個行業,像去了鋼廠,有的干脆沒再干”。
比貿易商的光景還“爛包”的是國內的鐵礦山,因為生產成本遠高于國外礦企,很大一部分企業正在承受“越生產越賠錢”之苦。
河北冶金礦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鳳海給出的數據顯示,河北省2014年采礦量4.07億噸,鐵精粉8000多萬噸,但相比2013年,有近40%的產量消失,“國內的鐵礦山企業整體處境都相似,如果礦價繼續下跌,還會有更多的礦山支撐不住”。
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兩天正在把自己的許多觀點和想法形成文字報到國家有關部委,“這個建言會很快出來,代表的是中國冶礦協地方鐵礦委員會,但什么時候能有結果不好說,因為到國家層面以后,可能會有一段時間調研”。
他說:“提的這些建議,不只是站在行業角度,也是站在國家應不應該出、能不能出的角度考慮。不可能出的,也不會提。”
根據李鳳海的介紹,這份建言主要涉及如何減輕國產礦負擔的幾個辦法:第一是通過稅收調控,比如資源稅,2012年改成按80%計征,建議回到之前的40%,品位在20%以下的超貧礦免征資源稅;增值稅現在從原來的13%調為17%,建議調回去甚至調到更低。第二是從保護行業講,要考慮進口礦質量,只進口優質鐵礦石。第三是能否調整進口礦的關稅(難度較大)。
“做鐵礦石貿易已經不賺錢了,在我們這行,現在每年虧幾個億也是很正常的。”夏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己轉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兩三年前,受益于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鐵礦石價格一路暴漲,在讓中國鋼廠付出昂貴成本的同時,也“催肥”了以進出口鐵礦石為生的貿易商們。夏天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時候做生意就是撿錢,礦價隔幾天就能往上躥一躥,你稍微囤點貨,隔幾天賣就能掙到錢。”他說。
但現在,礦價不再上躥了,而是出現斷崖式下滑。4月2日,以62%品位粉礦為標準的相關指數下跌0.5美元到47.5美元/噸,2014年年底價格為71.75美元/噸,2015年初跌破了60美元/噸,而在2008年,同樣的鐵礦石噸價曾一度突破200美元的大關。
“今天這個價格,比我在3月下旬對外發表的最低預估價50美元還低,看來我還是偏膽小和保守了。”一位長期從事礦石貿易的企業高層如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打趣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前述會議的一個礦價預測環節,不止一位發言嘉賓公開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最低可達到45美元/噸,高點甚至不會突破60美元/噸。
與此同時,鐵礦石貿易商的憂愁逐漸多了起來,由于礦價持續下跌,貿易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人不得不轉行。據了解,僅夏天周圍的生意伙伴,就有不下七八人在考慮轉行或者已經轉行,“有的還在這個行業,像去了鋼廠,有的干脆沒再干”。
比貿易商的光景還“爛包”的是國內的鐵礦山,因為生產成本遠高于國外礦企,很大一部分企業正在承受“越生產越賠錢”之苦。
河北冶金礦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鳳海給出的數據顯示,河北省2014年采礦量4.07億噸,鐵精粉8000多萬噸,但相比2013年,有近40%的產量消失,“國內的鐵礦山企業整體處境都相似,如果礦價繼續下跌,還會有更多的礦山支撐不住”。
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兩天正在把自己的許多觀點和想法形成文字報到國家有關部委,“這個建言會很快出來,代表的是中國冶礦協地方鐵礦委員會,但什么時候能有結果不好說,因為到國家層面以后,可能會有一段時間調研”。
他說:“提的這些建議,不只是站在行業角度,也是站在國家應不應該出、能不能出的角度考慮。不可能出的,也不會提。”
根據李鳳海的介紹,這份建言主要涉及如何減輕國產礦負擔的幾個辦法:第一是通過稅收調控,比如資源稅,2012年改成按80%計征,建議回到之前的40%,品位在20%以下的超貧礦免征資源稅;增值稅現在從原來的13%調為17%,建議調回去甚至調到更低。第二是從保護行業講,要考慮進口礦質量,只進口優質鐵礦石。第三是能否調整進口礦的關稅(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