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安全生產月。新《安全生產法》的頒布和實施,為全社會提供了守護生命的法律法規。認真剖析每一次安全事故的教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記憶,太深的教訓,太多的反省。因此,我們要把歷次的事故教訓當今天事故教訓來反思,從中汲取深刻的教訓,用事故教訓來推動安全工作,要帶頭反思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嚴重缺失和不良行為。從而,用教訓來喚起我們呵護職工的生命責任,真正把“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施工全過程。
一、增強紅線意識,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
生產安全事故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到人命關天的問題,關系家庭、社會等問題,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大問題。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安全生產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政治問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增強“紅線”意識,大局意識、危機意識,推動安全工作從根本上好轉,確保安全生產。一是要從思想上清除安全隱患。就目前情況看,發展與安全管理相對滯后的矛盾在很多企業特別是工程項目上已突出顯現,新《安全生產法》實施后,把安全主體責任落到了企業。對此,企業必須轉變觀念,切實把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目前,我們有些領導干部對安全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仍然存在著說起來重視、做起來輕視;抽象重視、具體輕視。這實質是最大的思想上的不安全隱患,必須引起我們每個領導干部的深思。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著安全責任不落實、以包代管、施工方案不落實、驗收交底不到位等諸多具體問題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履行職責,認真落實安全責任,時刻把安全生產裝在心中,決不能遷就、湊乎,更不能麻痹大意。抓安全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意識,對待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掉以輕心,任何時候一刻也不能放松。二是要在行動上切實改進安全管理方式,履行安全職責,推動安全發展。做到黨政一手全面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其他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系統抓,齊抓共管,黨政同責,以有力的措施,扎實的工作,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三是要從實現安全發展目標的高度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安全是前提,發展是主體,安全生產既是形象、更是效益。當前,正值施工黃金季節,也是事故多發期,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特別是企業礦山項目所面臨的減產、降價的壓力,必然給安全工作帶來挑戰。所以,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充分認識做好安全工作的長期性、堅巨性。我們不能對“三違”現象習以為常、對存在的一般和重大安全隱患不以為然、更不能一段時間沒出事故而自以為是,沾沾自喜。如果我們放松安全生產,安全事故就會頻繁發生,我們的任務和目標以及中國夢,就難以如期實現。
二、強化執行力,必須在不斷完善全面落實安全規章制度上下功夫
“執行力”的定義非常簡練:按質按量按時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雖然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未必。按質、按量、按時,是完成一件事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其一則事不成。
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從這個意義說執行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牢記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安全管理重在務實,安全責任重在落實。實事證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缺的不是工作思路、不是決策部署、而是堅定的執行力。為此,一是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要按照“分塊分解、分頭監控、逐級考核、分層獎懲”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必須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切實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實,找準關鍵,突出重點,對癥下藥,實施標準化動態管理,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各項安全文件、制度是否落實到項目上、施工中,抓好責任制的跟蹤督查,形成“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的良好格局。二是要全面落實項目安全主體責任。在施工企業里,項目部是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施工現場是出現隱患、發生險情、造成事故的直接源頭。因此,抓好項目部的安全管理,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執行好已經簽訂的《安全管理承包責任書》。同時,要實施施工現場“一把手”負責制,項目“一把手”要對安全生產工作親自抓、負總責,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安全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把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建立在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實現“零缺陷、零事故、零傷害”使安全生產工作走上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三是強化對員工責任心的培養。執行力的核心問題是員工責任心的培養,就是通過公司規章制度的執行,讓員工變成一種骨子里的意識和習慣。要強化職工安全生產法律意識,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真正做到人人遵章守法,營造關心人、愛護人、關愛生命的良好安全生產氛圍。要教育員工樹立“安全就是對自己高度負責,就是對家庭高度負責,就是對企業、對社會高度負責”的安全意識,讓員工牢記沒有生命就失去了一切的道理,從而自覺地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持有效證上崗,把安全生產的思想貫穿于公司每一個員工的工作中,常抓不懈,真正從一點一滴的細小處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使安全生產警鐘常鳴。
三、堅持“預防為主”,做好事前預防、事中預控、事后完善提升
“預防為主”是安全方針的核心內容,以往的事故教訓反復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突出事前預防、事中預控、事后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是我們做好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職能。
就目前情況看,安全檢查、督查、自查仍然是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一切事故都源于隱患,隱患不除,事故未已。我們要視隱患為事故,因為隱患是事故發生的“導火索”,做好隱患排查治理才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治理隱患,才能把問題解決在現場,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確保安全生產順利進行。所以要按照新《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進行全方位的隱患排查,充分調動專業人員和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方式、方法,突出重點部位,深入、細致、全面,全方位、深層次地開展排查,確保隱患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排查出來的隱患,必須在整改上狠下功夫,不等不靠,治理有效。對發現重大險情,要迅速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并及時上報。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要抓到基層項目部。對查出重大安全隱患要實施掛牌督辦和隱患整改評估。如果對發現的隱患有條件整改而不及時整改、對由于隱患治理不到位、不徹底,而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要給予罰款、免職、降職等處分。
四、克服以包代管,必須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力度
就目前來看,施工企業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已成為一種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但從目前人力資源市場看,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突出反映在安全管理過程控制上,必須引起工程總承包企業的高度重視。由于我們有的企業對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以包代管,甚至違法經營,造成事故頻發的教訓很多。如何加強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減少事故的發生,有效的規避安全風險,是工程建設中總承包單位面臨的課題。鑒于此,我們必須克服以包代管思想,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力度。一是把好分包隊伍引進準入關,強化事前控制,保證分包隊伍的“合法性”。二是使用審查分包單位的資質,不得超資質分包工程。
三是不準使用資質掛靠的分包隊伍,杜絕轉包、重復分包現象的發生。施工企業要制訂嚴格的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管理辦法,對分包隊伍選擇、準入、合同簽訂以及履約過程的安全、質量、結算等方面管理都要有明確的規定。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發生事故后無策,將極大的風險留給了企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四是把好分包隊伍安全費用關。要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投入的監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安全防護到位。
五、堅持“科技興安”,充分發揮技術支撐、方案引領的作用
大力發揮科技進步重要支撐作用,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是今后安全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樹立從技術層面著手抓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堅持把預防事故發生,作為安全生產科技工作主攻方向,著力提高防范、管控、監視的科技能力,把科學技術融于安全管理之中。工程技術人員要進一步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從編制方案開始就要充分考慮采用安全可靠的技術參數;在編制和組織技術交底工作中,一定要結合施工實際,嚴格按照規程、規范和施工技術方案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技術指導和技術把關對安全生產的技術保證作用。堅持運用標準不動搖,執行標準不含糊,落實標準不走樣,充分體現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中基礎作用、支撐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發展水平。
一、增強紅線意識,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
生產安全事故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到人命關天的問題,關系家庭、社會等問題,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大問題。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安全生產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政治問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增強“紅線”意識,大局意識、危機意識,推動安全工作從根本上好轉,確保安全生產。一是要從思想上清除安全隱患。就目前情況看,發展與安全管理相對滯后的矛盾在很多企業特別是工程項目上已突出顯現,新《安全生產法》實施后,把安全主體責任落到了企業。對此,企業必須轉變觀念,切實把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目前,我們有些領導干部對安全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仍然存在著說起來重視、做起來輕視;抽象重視、具體輕視。這實質是最大的思想上的不安全隱患,必須引起我們每個領導干部的深思。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著安全責任不落實、以包代管、施工方案不落實、驗收交底不到位等諸多具體問題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履行職責,認真落實安全責任,時刻把安全生產裝在心中,決不能遷就、湊乎,更不能麻痹大意。抓安全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意識,對待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掉以輕心,任何時候一刻也不能放松。二是要在行動上切實改進安全管理方式,履行安全職責,推動安全發展。做到黨政一手全面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其他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系統抓,齊抓共管,黨政同責,以有力的措施,扎實的工作,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三是要從實現安全發展目標的高度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安全是前提,發展是主體,安全生產既是形象、更是效益。當前,正值施工黃金季節,也是事故多發期,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特別是企業礦山項目所面臨的減產、降價的壓力,必然給安全工作帶來挑戰。所以,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充分認識做好安全工作的長期性、堅巨性。我們不能對“三違”現象習以為常、對存在的一般和重大安全隱患不以為然、更不能一段時間沒出事故而自以為是,沾沾自喜。如果我們放松安全生產,安全事故就會頻繁發生,我們的任務和目標以及中國夢,就難以如期實現。
二、強化執行力,必須在不斷完善全面落實安全規章制度上下功夫
“執行力”的定義非常簡練:按質按量按時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雖然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未必。按質、按量、按時,是完成一件事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其一則事不成。
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從這個意義說執行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牢記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安全管理重在務實,安全責任重在落實。實事證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缺的不是工作思路、不是決策部署、而是堅定的執行力。為此,一是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要按照“分塊分解、分頭監控、逐級考核、分層獎懲”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必須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切實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實,找準關鍵,突出重點,對癥下藥,實施標準化動態管理,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各項安全文件、制度是否落實到項目上、施工中,抓好責任制的跟蹤督查,形成“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的良好格局。二是要全面落實項目安全主體責任。在施工企業里,項目部是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施工現場是出現隱患、發生險情、造成事故的直接源頭。因此,抓好項目部的安全管理,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執行好已經簽訂的《安全管理承包責任書》。同時,要實施施工現場“一把手”負責制,項目“一把手”要對安全生產工作親自抓、負總責,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安全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把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建立在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實現“零缺陷、零事故、零傷害”使安全生產工作走上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三是強化對員工責任心的培養。執行力的核心問題是員工責任心的培養,就是通過公司規章制度的執行,讓員工變成一種骨子里的意識和習慣。要強化職工安全生產法律意識,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真正做到人人遵章守法,營造關心人、愛護人、關愛生命的良好安全生產氛圍。要教育員工樹立“安全就是對自己高度負責,就是對家庭高度負責,就是對企業、對社會高度負責”的安全意識,讓員工牢記沒有生命就失去了一切的道理,從而自覺地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持有效證上崗,把安全生產的思想貫穿于公司每一個員工的工作中,常抓不懈,真正從一點一滴的細小處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使安全生產警鐘常鳴。
三、堅持“預防為主”,做好事前預防、事中預控、事后完善提升
“預防為主”是安全方針的核心內容,以往的事故教訓反復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突出事前預防、事中預控、事后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是我們做好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職能。
就目前情況看,安全檢查、督查、自查仍然是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一切事故都源于隱患,隱患不除,事故未已。我們要視隱患為事故,因為隱患是事故發生的“導火索”,做好隱患排查治理才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治理隱患,才能把問題解決在現場,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確保安全生產順利進行。所以要按照新《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進行全方位的隱患排查,充分調動專業人員和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方式、方法,突出重點部位,深入、細致、全面,全方位、深層次地開展排查,確保隱患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排查出來的隱患,必須在整改上狠下功夫,不等不靠,治理有效。對發現重大險情,要迅速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并及時上報。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要抓到基層項目部。對查出重大安全隱患要實施掛牌督辦和隱患整改評估。如果對發現的隱患有條件整改而不及時整改、對由于隱患治理不到位、不徹底,而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要給予罰款、免職、降職等處分。
四、克服以包代管,必須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力度
就目前來看,施工企業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已成為一種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但從目前人力資源市場看,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突出反映在安全管理過程控制上,必須引起工程總承包企業的高度重視。由于我們有的企業對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以包代管,甚至違法經營,造成事故頻發的教訓很多。如何加強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減少事故的發生,有效的規避安全風險,是工程建設中總承包單位面臨的課題。鑒于此,我們必須克服以包代管思想,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力度。一是把好分包隊伍引進準入關,強化事前控制,保證分包隊伍的“合法性”。二是使用審查分包單位的資質,不得超資質分包工程。
三是不準使用資質掛靠的分包隊伍,杜絕轉包、重復分包現象的發生。施工企業要制訂嚴格的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管理辦法,對分包隊伍選擇、準入、合同簽訂以及履約過程的安全、質量、結算等方面管理都要有明確的規定。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發生事故后無策,將極大的風險留給了企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四是把好分包隊伍安全費用關。要加大對工程(勞務)分包隊伍的安全投入的監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安全防護到位。
五、堅持“科技興安”,充分發揮技術支撐、方案引領的作用
大力發揮科技進步重要支撐作用,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是今后安全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樹立從技術層面著手抓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堅持把預防事故發生,作為安全生產科技工作主攻方向,著力提高防范、管控、監視的科技能力,把科學技術融于安全管理之中。工程技術人員要進一步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從編制方案開始就要充分考慮采用安全可靠的技術參數;在編制和組織技術交底工作中,一定要結合施工實際,嚴格按照規程、規范和施工技術方案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技術指導和技術把關對安全生產的技術保證作用。堅持運用標準不動搖,執行標準不含糊,落實標準不走樣,充分體現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中基礎作用、支撐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