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監(jiān)測數據顯示,進入7月以來,鐵礦石價格再次進入下降通道。7月8日當天,英國《金屬導報》數據顯示,當天發(fā)運到中國青島港品位62%的相關鐵礦石價格暴跌至每噸44.59美元。這是2009年5月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數據服務商ClarksonPlc信息顯示,如果與年度基準價格相比,這是2005年以來的最低價位。此外,受A股市場下挫的影響,本周前三個交易日,鐵礦石期貨連續(xù)觸及跌停板,創(chuàng)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低。
在分析師看來,中國是鐵礦石最大的消費國,A股大跌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不過,有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進入7月以來,鋼廠減產、檢修的范圍迅速擴大,自上周開始原料價格開始加速下跌。
花旗集團等預計,由于供給增加,四季度國際鐵礦石價格將跌至每噸40美元以下。
礦價一月內驟降3成
雖在60美元/噸的關口已經“站”了一月,但這并不能說明礦價已然安全。事實上,重回40美元/噸的時代,鐵礦石只用了一周時間。進入本周,鐵礦石期貨周一到周三連續(xù)觸及跌停板。
7月8日,鐵礦石1509合約低開于365元/噸,此后震蕩走低,并封死跌停板,最終報收于349元/噸。當晚歐洲市場開盤,鐵礦石價格大跌11%至44.10美元/噸,創(chuàng)近10年低點。
鐵礦石現貨市場上,7月8日,有鐵礦石風向標之稱的相關62%指數,一日即下跌5.25美元/噸,跌幅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8日,相關62%鐵礦石指數44.5美元/噸的報價,較一月前65.75美元/噸的階段性高位,下跌幅度超過三成。
今年五六月份,鐵礦石價格一度站上60美元/噸關口,這個被認為反常的態(tài)勢持續(xù)超過一個月。
中鋼協提供的資料顯示,受鋼鐵生產保持高水平、高成本礦山陸續(xù)關停以及鐵礦石港口庫存持續(xù)下降等因素影響,國內市場鐵礦石價格從4月開始持續(xù)反彈。
其時,分析師亦分析稱,鐵礦石生產端縮減,造成港口庫存快速下降,與此同時國內鋼廠檢修結束,提貨速度有所加快,鐵礦石受到明顯支撐。
相關機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進入5月中下旬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鐵礦石發(fā)貨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規(guī)模在1200萬噸以上。巴西鐵礦石的發(fā)貨量,在5月份最后一周(5月25~31日)達到760萬噸,為2015年以來的新高。
但隨著巴西、澳洲鐵礦石產出及發(fā)貨量增加,鐵礦石的供需再次出現急轉。最新數據顯示,7月3日當周,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增加305萬噸至8185萬噸,周度升幅為3.87%,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十周連降終結。
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港口庫存增加是鐵礦石下探的一個原因,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鋼企因虧損選擇停產,則是另外一個原因。
后續(xù)仍有下跌空間
“我個人認為,鐵礦石的低谷已經過去了,在最低40多美元的時候,更多的鐵礦石生產商供應不了。”FMG商務發(fā)展總監(jiān)莊彬俊如是看待礦價的走勢。
但莊彬俊也設置了一個前提,“中國的粗鋼產量下半年如果明顯下跌的話,那鐵礦石價格還會往下跌”。
不巧的是,隨著國內需求不足,鋼價出現全面大幅下跌,在不斷創(chuàng)出歷史新低后,鋼企的生產積極性明顯受到打壓。
在分析師看來,6月份鋼企已大幅虧損,但為保證資金流及市場份額,多數仍在咬牙生產,開工率維持在高位,這也是這幾月國內鋼市持續(xù)表現為“礦強鋼弱”的主要原因。
Mysteel于7月3日對鋼廠高爐的開工調查顯示,當周高爐開工率為83.39%,較前一周下降1.86個百分點,而盈利鋼廠只占7.36%,較前一周13.49%大幅下滑。
分析師認為,進入7月后,隨著虧損的進一步加劇、年中集中還貸壓力的消除,鋼廠減產檢修范圍已迅速擴大,尤其是調坯軋材企業(yè)已基本處于全面停產局面。
澳新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稱,“市場最主要的擔心在于澳洲和巴西的低成本生產商繼續(xù)增產的同時,中國的需求卻在放緩。”
二季度主流礦山紛紛調整擴產計劃,除力拓外,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FMG紛紛公告停止擴產計劃。從對外發(fā)布的消息來看,2015年四大礦山產量并未改變,主要放緩的是2016~2017年的生產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5月,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占國內礦石進口總量的64.7%,接近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對此,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巴西礦主要受制于運距較遠,運輸成本高于澳洲礦山,但隨著淡水河谷40萬噸級大船曲線靠岸,巴西礦的劣勢已經消退。
此前,花旗集團對鐵礦石這一大宗商品的長期價格預測值下調三分之一,至55美元/噸,并預計在2016至2018年間該大宗商品的平均價格約為40美元/噸。
分析師們在近幾周對于鐵礦石這一大宗商品的前景更加看空。考慮到鐵礦石需求的周期性疲軟,大多數預測都認為鐵礦石價格在第三季度將會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