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鋼企的銷售尤其困難,鋼材根本賣不出去。”河北某鋼企銷售部的李姓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鋼材價格下跌幅度達600元/噸。“我所知道的鋼企目前九成都處于虧損狀態。”
事實上,鋼鐵企業利潤率的下滑不是從今年才開始的,而今年卻是目前全行業最困難的一年。按照中鋼協的統計數據,2014年國內重點鋼廠的銷售利潤率只有1月和2月是負的,其他月份都是正的。“今年按照大多數鋼廠的生產成本計算,除1、2月外,從5月下旬到現在其都處于虧損狀態。”
“從鋼鐵企業的利潤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情況很差,利潤率只有0.11%,這是近幾年的最低水平。雖然有15億左右的利潤,但鋼鐵主業卻是虧損的,且虧損增幅較大。”王利群。
值得關注的是,鋼鐵產量今年也出現了下降。中鋼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為40997萬噸,同比下降1.3%,而1—7月同比下降了1.8%。“7月份對鋼鐵行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月份,但從數據來看,很多經營較好的企業在7月當月出現虧損現象。”王利群說。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也持續下降。數據顯示,上半年粗鋼的表觀消費量為36231萬噸,粗鋼需求下降4.7%,高于產量下滑幅度。鋼材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而鐵礦石價格出現連續兩個多月的反彈,這使得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嚴重。
王利群認為,鋼鐵全產業鏈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經形成,無論是煤炭、焦炭、鐵礦石、鋼鐵還是下游行業都這樣。“全產業鏈供大于求主要是時間和程度上的差異。粗略地看,鋼鐵、焦炭市場在五年前就已經形成供大于求的格局,煤炭市場在三年前形成,鐵礦石市場兩年前開始形成。供大于求的程度和兩級分化的程度決定產業走出困境的時間,第一個走出困境的將是鐵礦石行業,第二個是煤炭行業,后面才會是焦炭和鋼鐵行業。”王利群說。
值得關注的是,供大于求格局導致鋼鐵企業盈利水平加速分化。中鋼協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盈利前10名企業合計盈利165.9億元,同比增長113.1%;虧損前10名企業合計虧損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