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0日于杭州召開的“2015煤焦鋼產業大會”上,大商所副總經理王鳳海表示,鐵礦石期貨國際化有其必要性并具備可行性,當前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工作進展順利,交易所正就相關方案征求市場意見,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前景樂觀。
王鳳海說,當前鐵礦石國際化有其必要性。國際化的實質,是建立和完善國際化的資金和物流通道,豐富鐵礦石期貨交易參與者,增強期貨發現的價格信號的權威性,更好地為產業和實體經濟服務。由于期貨價格具有真實性、公平性和代表性等特點,其成為各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定價基準。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上市后,在服務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市場參與者主要局限于國內,所形成的價格對國際市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還不夠。國際化的品種需要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市場,提升其對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目前正是鐵礦石定價模式變革期,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后,可以為市場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合理的交易價格和有效的避險工具,穩定企業經營,促進產業平穩發展。
他表示,當前鐵礦石期貨市場已具有國際化的可行性。首先,鐵礦石國際化符合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可以有力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促進金融創新,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這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國內期貨市場對大宗商品定價的影響力。其次,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配套政策環境基本具備,證監會[微博]、央行[微博]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先后對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特定品種期貨交易的參與原則、方式和資金跨境結算安排等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此外,從鐵礦石品種特點和期貨市場運行發展來看,鐵礦石也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基礎。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的鐵礦石期貨累計成交1.85億手,成為國際上最大的鐵礦石衍生品市場;從參與者情況看,鐵礦石的總客戶數達到22.64萬戶,其中法人客戶4669家,其交易量和日均持倉量分別占34%和30.8%,參與產業客戶達到568家;期貨交割量達到70萬噸,交割順暢,合約和規則經受住了市場檢驗;期現價格相關性高,連鐵價格已經成為現貨市場貿易和境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參考。2014年以來鐵礦石主力合約與相關市場的價格相關性基本保持在90%以上,期貨價格已經對普氏指數有了實質性影響。
他說,與原油不同,鐵礦石期貨是一個已經運行的市場,在國際化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在引入國際參與者過程中,在開戶、交易、清算、風控等方面,如何與現有市場平穩銜接。“風險可控、平穩運行、逐步放開,實事求是地推進鐵礦石期貨市場國際化”是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鐵礦石國際化方案總體安排方面,他表示將在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立足現有平臺,有序開展特定品種的國際化交易。在參與方式上,較原油有所簡化,境外交易者可以通過境內期貨公司或通過境外經紀機構轉委托境內期貨公司兩種方式;外幣資金進出和賬戶開立方面比照原油,遵從央行和外管相關政策,可以使用境外人民幣和美元作為保證金,每天根據實際盈虧,由會員進行結售匯;境外交易者通過保稅交割完成實物交收;清算與風控方面,由于境外交易者只是以一般客戶身份進入,所以,在風控和交易所與會員間的清算流程方面,與現有規則基本一致。
王鳳海說,當前大商所鐵礦石國際化工作進展順利。作為國際化的第一步,今年年初海關總署已同意批準大連港開展保稅交割,4月份財政部和國稅總局已經批準保稅交割財稅政策;在推動境外投資者直接參與方面相關業務準備已基本完成,目前相關方案正在征求市場意見;交易所端和會員端的技術系統正在全力準備,市場推介工作已陸續開展。“鐵礦石國際化前景樂觀,當前要解決的是推動其成為‘特定品種’。”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