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可以,平等合并的話兩家都要死。”許中波說,“除非哪天武鋼業績很差了,寶鋼把它兼并了,變成自己的一個車間,這種形式可以。”
從今年3月份開始,在國企改革的熱潮之下,寶鋼和武鋼的合并傳聞發酵至今。但據本刊記者了解,雙方的合并至今仍無實質性的動作。
寶鋼股份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在國際鋼鐵市場上屬于世界級鋼鐵聯合企業。武鋼股份是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第二大鋼鐵上市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鋼材產品共計7大類、500多個品種。
有分析人士稱,合并后聯合體的高附加值硅鋼產品在國內市占率將達85%,有助于消除兩家公司在硅鋼領域的競爭關系,并提升話語權。
但鋼鐵專家、北京梅塔科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許中波并不看好此次重組。許中波在接受本刊專訪時稱,鋼鐵行業此前巨頭之間的重組都百分百是失敗的,寶鋼和武鋼應該不會重蹈覆轍。
“兼并可以,平等合并的話兩家都要死。”許中波說,“除非哪天武鋼業績很差了,寶鋼把它兼并了,變成自己的一個車間,這種形式可以。”
事實上,寶鋼和武鋼的合并早在武鋼原董事長鄧崎琳執掌帥位期間便有提及。鄧崎琳于2004年下半年從前任劉本仁手中接過武鋼的帥印。今年8月29日,中央紀委宣傳部網站宣布鄧崎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鄧崎琳接手武鋼的時候,武鋼當時的產能僅有900萬噸。相比之下,寶鋼有3000萬噸,鞍鋼有1500萬噸,沙鋼也有1000多萬噸,馬鋼的1700萬噸規劃也已批準。
由于規模不大,在接手武鋼之后,寶鋼武鋼合并的傳聞就已傳開。鄧崎琳在2011年接受媒體采訪是曾透露,當時國資委規劃局的一位局長受主任委托跟他溝通過一次,向其詢問寶鋼和武鋼能不能合并。
當時,鄧崎琳表態“我同意”,但同時回答“時機不對,時機不合適,能不能讓我們雙方醞釀一段時間,什么時候合適,我們以后再說”。
這明顯是鄧崎琳的緩兵之計。此后,武鋼開啟了瘋狂的擴張之路,制定了“中西南發展戰略”和則“走出去戰略”,先后重組了鄂鋼、柳鋼和昆鋼,一躍成為產能逾4000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居世界鋼鐵行業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鄂鋼在被武鋼重組之后開始走向沒落。鄂鋼作為老鋼鐵廠,設備老舊,連年虧損,也拖累了武鋼的業績。
在兼并重組方面,寶鋼董事長徐樂江今年上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寶鋼之前的兼并重組稱不上成功。徐樂江稱,寶鋼花了17年時間才基本解決了上鋼、梅鋼十幾萬人的安置問題。在徐樂江看來,人的問題解決了,但文化融合很難。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對八一鋼鐵、韶鋼的重組上。徐樂江在2013年曾發表言論稱,“若國務院不下命令讓寶鋼兼并,寶鋼一個企業都不會兼并重組,因為中國兼并重組的政策環境問題還沒有解決”。
在許中波看來,北方鋼鐵企業的合并亦是失敗的。北方鋼鐵的合并主要是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兩期合并案均發生在2008年,前者是由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合并而成;后者則是由山東的濟鋼集團和萊蕪鋼鐵集團合并而成。
在許中波看來,這兩期合并亦是失敗的。許中波透露,邯鋼曾有一次很好的機會進軍高端的汽車板市場,但在合并之后喪失了這次機會。
資料顯示,邯鋼曾于2007年5月與寶鋼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書,雙方擬定以共同出資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邯鋼邯寶公司。根據當時雙方的規劃,擬將合資公司打造成一家國內一流的精品板材企業。
但一年之后,邯鋼被并入河北鋼鐵集團,與寶鋼合資做高端汽車板的計劃也隨之難產,寶鋼也于兩年之后退出合資公司。“以前,很多決策邯鋼自己能夠決定,但是合并之后,就必須上報,一來二去寶鋼就等不了了。”許中波說。
許中波說,如果邯寶公司做起來了,后來估計就沒有首鋼在汽車板領域的事了。首鋼目前是繼寶鋼之后國內第二大汽車板生產商。首鋼內部人士稱,在汽車板領域,南方是寶鋼,北方現在是首鋼。
除了河北鋼鐵之外,濟鋼和萊鋼的合并亦稱不上成功。2012年,山東鋼鐵集團曾巨虧超38億元。盡管2013年實現扭虧,盈利1.58億元,但2014年再次虧損13.9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