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哥,現在礦價低迷,你的口袋是不是不暖和了?”、“馬董親自送重工的職工們赴外當協警,這些同志哥身肩開拓使命,勇敢邁步,意義重大。”10月16日,大冶鐵礦全新改版的《冶礦時訊》一經發布,“同志哥體”讓干部職工看到了久違的清新,宣教資料一時“洛陽紙貴”,人人爭相傳閱。
當前鋼鐵行情低迷,企業生產壓力大,職工薪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讓職工對當前形勢以及改革舉措喜聞樂見,樹立信心,擁護支持,成了該礦形勢宣教的重點課題。在前期組織不同層面人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該礦將“宣教要像哈密瓜一樣,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讓職工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的宣教思路貫穿于“戰危機保生存 重拾好傳統”百日宣教活動全程,用接地氣的宣教方式,鼓舞士氣凝聚人心,促進業務回歸、思想回歸、價值回歸。
針對職工提出的“宣教資料翻起來厚厚一摞,記憶困難”意見,該礦在《冶礦時訊》上進行了全新的嘗試,每期1頁紙,運用“淘寶體”、“同志哥體”,和職工“說身邊事,叨家常話,咱們都坐一條船”拉近距離,引導職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企業老總,怎么看待活下去和活得好的問題?怎么處理好人力資源優化和人人有活干的問題?”。同時,降低宣教門檻,創新制作一圖看懂類信息,提高扭虧為盈工作思路、改革舉措的傳導性;推出時長約2分鐘的“微視線”視頻節目,信息傳遞短平快。
針對宣講人員提出的“困難講得多,措施講得少,不光職工心里沒底,自己也沒底”意見,該礦以“職工關心的焦點是我們的看點”為指導,以宣貫公司“戰危機保生存”相關精神為主線,結合礦情,對當前正在開展的業務回歸、人力資源優化等職工關注的焦點進行主題式、條目式解讀,“事關職工切身利益,還是要和職工商量著辦,揭開蓋子,陽光運作”。并在新媒體上推出H5頁面、電子像冊、微訪談、微評論、微辯論,內容更貼近職工需求,進一步擴大宣教的影響和效果。
“從幾張紙到一張紙,從彩色到黑白印刷,節能降本回歸樸素,重拾好傳統,學習了。”呢稱為“嗜睡龍”的網友通過微信,對改版后的《冶礦時訊》作了點贊。
不僅如此,該礦還對管理人員參加班組學習活動作了明確規定,每月不少于3次到掛鉤班組,開展“三進三講”活動,即“進班組、進崗位、進家庭,講形勢、講舉措、講貢獻”。《武鋼工人報》等紙版資料必須每個班組一份,專人保管,方便職工知形勢學先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該礦黨員職工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好傳統”,推進業務回歸,自己的活自己干。尖林山車間干群對-170水平水倉千余袋淤泥進行了清運,整治現場環境;東采車間職工自行清理水倉,節約外委費用;選礦車間的段長、班長們客串起了“泥瓦匠”、“油漆工”;運轉車間的男職工們拿起了針線包,縫補作業裝備和工作服。
該礦干部職工們還通過黨委書記聯系日、班組活動日、微信等渠道,發表了對“戰危機保生存”舉措的看法--“把企業的事當家事干,企業效益保職工工資才能保”、“外退內進業務回歸是趨勢,原來不能干的活,甚至是可以干但外委的活,都可以撿回來自己干,想辦法自己干”、“人力資源優化不是為了減員,而是要讓人人有活干,提高勞動生產率”、“改革是企業戰危機保生存的迫切需要,不適應就要被淘汰”,生產現場隨地扔、隨便丟的現象得到有效扭轉,作業現場環境和職工面貌煥然一新。
當前鋼鐵行情低迷,企業生產壓力大,職工薪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讓職工對當前形勢以及改革舉措喜聞樂見,樹立信心,擁護支持,成了該礦形勢宣教的重點課題。在前期組織不同層面人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該礦將“宣教要像哈密瓜一樣,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讓職工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的宣教思路貫穿于“戰危機保生存 重拾好傳統”百日宣教活動全程,用接地氣的宣教方式,鼓舞士氣凝聚人心,促進業務回歸、思想回歸、價值回歸。
針對職工提出的“宣教資料翻起來厚厚一摞,記憶困難”意見,該礦在《冶礦時訊》上進行了全新的嘗試,每期1頁紙,運用“淘寶體”、“同志哥體”,和職工“說身邊事,叨家常話,咱們都坐一條船”拉近距離,引導職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企業老總,怎么看待活下去和活得好的問題?怎么處理好人力資源優化和人人有活干的問題?”。同時,降低宣教門檻,創新制作一圖看懂類信息,提高扭虧為盈工作思路、改革舉措的傳導性;推出時長約2分鐘的“微視線”視頻節目,信息傳遞短平快。
針對宣講人員提出的“困難講得多,措施講得少,不光職工心里沒底,自己也沒底”意見,該礦以“職工關心的焦點是我們的看點”為指導,以宣貫公司“戰危機保生存”相關精神為主線,結合礦情,對當前正在開展的業務回歸、人力資源優化等職工關注的焦點進行主題式、條目式解讀,“事關職工切身利益,還是要和職工商量著辦,揭開蓋子,陽光運作”。并在新媒體上推出H5頁面、電子像冊、微訪談、微評論、微辯論,內容更貼近職工需求,進一步擴大宣教的影響和效果。
“從幾張紙到一張紙,從彩色到黑白印刷,節能降本回歸樸素,重拾好傳統,學習了。”呢稱為“嗜睡龍”的網友通過微信,對改版后的《冶礦時訊》作了點贊。
不僅如此,該礦還對管理人員參加班組學習活動作了明確規定,每月不少于3次到掛鉤班組,開展“三進三講”活動,即“進班組、進崗位、進家庭,講形勢、講舉措、講貢獻”。《武鋼工人報》等紙版資料必須每個班組一份,專人保管,方便職工知形勢學先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該礦黨員職工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好傳統”,推進業務回歸,自己的活自己干。尖林山車間干群對-170水平水倉千余袋淤泥進行了清運,整治現場環境;東采車間職工自行清理水倉,節約外委費用;選礦車間的段長、班長們客串起了“泥瓦匠”、“油漆工”;運轉車間的男職工們拿起了針線包,縫補作業裝備和工作服。
該礦干部職工們還通過黨委書記聯系日、班組活動日、微信等渠道,發表了對“戰危機保生存”舉措的看法--“把企業的事當家事干,企業效益保職工工資才能保”、“外退內進業務回歸是趨勢,原來不能干的活,甚至是可以干但外委的活,都可以撿回來自己干,想辦法自己干”、“人力資源優化不是為了減員,而是要讓人人有活干,提高勞動生產率”、“改革是企業戰危機保生存的迫切需要,不適應就要被淘汰”,生產現場隨地扔、隨便丟的現象得到有效扭轉,作業現場環境和職工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