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鐵礦石供應壓力整體不大,決定鐵礦石價格走勢的矛盾點主要集中在需求端(即鋼廠減產的進程和范圍如何),我們認為,鋼廠去產能已成為必然趨勢,鐵礦石中長期需求將繼續承壓。但鋼廠去產能的過程是漫長而糾結的,單就四季度來看,高爐開工率出現斷崖式下跌可能性并不大。且隨著鐵礦石價格下跌,鋼廠虧損幅度有所收窄,后期部分鋼廠可能會推遲減產日期,甚至再度復產。
因此,未來兩個月需重點關注高爐開工率的波動所帶來的影響。鐵礦石價格經過前期下跌后,再度大幅下行的可能性不大,后期可能逐步轉入區間振蕩走勢。
四季度鐵礦石供應量維持穩定
根據最新公布的四大礦山季報數據來看,第三季度四大礦山產量數據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今年第三季度淡水河谷實現產量9074萬噸(含第三方采購),創歷史新高;三季度力拓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12%至8610萬噸;必和必拓三季度鐵礦石產量同比增加7%,環比增長2%,為6100萬噸;FMG集團三季度鐵礦石產量為4510萬噸,同比增5%,環比增7%,中長期來看,四大礦山降成本擴產,搶占市場份額的策略不會改變。
但就四季度來看,我們認為,主流礦供應壓力整體不大。一方面,從季節性因素來看,四季度四大礦山產量與三季度相比整體變化不大。另一方面,根據四大礦山產量計劃及前三季度累計產量推算,四季度四大礦山小幅增產772萬噸,增幅較二、三季度均明顯收窄。
國產礦產量來看,今年4月和7月,鐵礦石價格跌破50美元/噸時,國內100萬噸以上的礦山開工率均出現明顯下滑,11月初,鐵礦石價格再度跌破50美元/噸,而大型礦山開工率仍維持63%左右,預計未來仍有下跌空間。另外從季節性因素來看,進入冬季之后,北方礦山開工受限,內礦產量亦會出現季節性回落。
礦價下跌,鋼廠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從鋼廠盈利角度看,11月以來,受部分規格建材資源短缺影響,上海、杭州等地螺紋鋼價格小幅上調50元/噸左右。而鐵礦石價格自55美元/噸跌至48美元/噸附近時,鋼廠生產成本下跌近100元/噸,鋼廠虧損幅度有所收窄。根據我們的計算,截至10月底,螺紋鋼虧損幅度為311元/噸,較月初收窄49元/噸。同時鋼廠不含稅鐵水成本與月初相比下跌45元/噸,至1363元/噸。受利潤修復的影響,后期部分鋼廠可能會推遲減產日期,甚至再度復產。
Mysteel公布的最新一期鋼廠調查報告顯示,11月國內鋼鐵企業計劃達產率較10月上升1.4個百分點,其中華東、西南區域鋼廠均有增產計劃。
目前鐵礦石主力合約1601貼水港口現貨50元/噸,貼水普氏鐵礦石指數35元/噸,隨著交割月的臨近有貼水修復需求。而1605合約距離交割月尚早,在基本面判斷不出現較大改變的前提下,反映的是市場長期趨勢性傾向,故可考慮買近拋遠的套利策略。
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在之前的5組組合中,1409合約-1501合約和1501合約-1505合約價差隨著交割月的臨近逐漸收窄,而其余三組價差都是逐漸擴大的。同時,我們還發現,近遠月價差走勢與期現價差的回歸方式有一定的相關性,1409和1501兩合約均以現貨向期貨靠攏的方式完成期現價差回歸,而1405、1505、1509合約則是以期現同漲且期貨漲幅快于現貨的方式完成期現價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