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組織為低成本戰(zhàn)略保駕護航。以新區(qū)滿負荷為主、老區(qū)為輔的生產組織模式,本著均衡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原則進行生產計劃的編制,建立連鑄“三恒”自控衡量標準,圍繞連鑄“三恒”澆注進行過程控制措施的落實,確立分廠設備定修及生產運行周期,達到生產計劃的科學和穩(wěn)定。5月份,盤庫產量439364.044噸,較計劃多生產10664噸,按照計劃費用核算,5月份工資、折舊噸鋼降低0.98元。
制定合金優(yōu)化方案降合金費用。一方面在不影響鋼坯性能的基礎上,減少鋼水凈化劑以及碳化硅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使用硅錳球置換硅錳鐵,達到降低鋼坯硅錳合金成本的目的。通過在老區(qū)試驗對比分析,最終確定老區(qū)轉爐使用方案,可比原工藝降低成本0.48元/噸,截止目前,在新、老區(qū)進行了推廣使用,進一步挖掘成本效益。5月份合金費用完成114.67元/噸,較計劃降低5.43元/噸。
持續(xù)增加石灰石用量降石灰消耗。通過不斷優(yōu)化轉爐操作,增加石灰石加入量替代石灰進行造渣,根據(jù)高爐鐵水情況,及時進行分流,保證轉爐操作正常。5月份石灰石加入量達到23.5kg/t,較計劃增加3.5kg/t;石灰單耗26.2kg/t,比目標降低4.9kg/t;熔劑費用完成14.3元/噸,較計劃降低1.3元/噸。
此外,該單位其余各項指標也得到了較好控制。通過開展設備梯級利用,提高設備的利用率,5月份備件材料較計劃降低0.7元/噸;通過重新與承包工隊進行談判降低耐材承包費用,5月份耐材費用較計劃降低1.2元/噸;通過制定煤氣回收措施并與公司進行及時溝通協(xié)調,5月份老區(qū)煤氣回收104.61m3/t,完成攻關一臺階,創(chuàng)歷史最好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