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貨市場短期供應緊張與后期供給增加預期的博弈下,資金的擾動促使近期焦炭市場出現巨幅波動,近月合約J1609更是不斷走強。鑒于當前國內宏觀形勢有所企穩,供大于求壓力逐步緩解,后期鋼廠又存在補庫存需求,預計后期焦炭仍存上沖動能。
國內經濟有所企穩
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下,國內經濟有所企穩。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6.7%,增速與第一季度持平,且高于市場預期。而驅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外貿和國內消費的進一步改善,為經濟企穩提供了有效支撐。海關數據顯示,6月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5.2%,增速較4月高出0.5個百分點,且呈現進一步回升趨勢;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增速較5月高出0.6個百分點,呈現出低位企穩的跡象。而經濟先行指標工業增加值的回升則進一步印證了經濟的企穩。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國內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較5月高出0.2個百分點,在低位有所企穩。國內經濟的企穩,提振了市場信心。
供給壓力有所緩解
在供給側改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國內焦炭產量逐步減少。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焦炭產量2.16億噸,同比減少4.4%,增速較去年同期低1個百分點,繼續呈現負增長。前期,在利潤驅動下,焦化企業提升了開工率,但近期因北方降雨及河北強化環保等引發減產,焦化企業生產力度再度回落。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當周,產能規模小于100萬噸、100萬—200萬噸及200萬噸以上的焦化企業開工率分別為70%、71%和80%,環比前一期回落4、3和1個百分點,呈現繼續回落的趨勢。焦化企業開工率的持續回落將有助于后期焦炭供給壓力的進一步緩解。
終端需求依然不錯
由于鋼廠高爐開工率的持續不足、供給側改革及強制性限產等因素影響,今年國內鋼鐵生產也出現下滑,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粗鋼產量4.00億噸,同比減少1.1%,但是,相比于焦炭產量同比減少4.4%,則略顯溫和,這是今年焦炭現貨相對緊俏的重要原因。
從終端來看,整體需求實際上優于去年水平。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房屋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5%和14.9%,增速較去年同期高0.7和30.7個百分點。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增長6.47%和8.14%,相比于去年同期2.64%和1.43%的增速明顯加快,且增速呈現繼續回升的趨勢。
后期補庫存可期
環保要求下的減產和限產以及近期北方暴雨引發的焦化企業被迫減產,促使當前焦炭庫存明顯減少。從港口看,截至7月22日當周,三大主要港口(天津港、日照港和連云港)焦炭庫存合計232.2萬噸,較年內最高的268.8萬噸減少36.6萬噸,也較去年同期256.5萬噸水平要低。從鋼廠情況來看,近期因洪水阻礙了交通,鋼廠焦炭庫存迅速減少。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當周,國內大中型鋼廠焦炭庫存平均可用7.5天,相比于前期11天的水平大幅減少,且與有記錄以來最低可用7天的水平僅僅相差半天。交通恢復后,鋼廠為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及滿足后期復產的需要,進行焦炭補庫成為大概率事件。
綜合來看,政策支持下的經濟企穩提振了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供給端減少幅度明顯大于剛需端下滑的幅度,令焦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壓力逐步緩解,加之后期鋼廠補庫存舉措有望拉動焦炭需求,因此我們認為焦炭后期仍存上漲動能,操作上考慮在1701合約上采取逢低買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