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紐卡斯爾港的澳洲動力煤被視為亞洲價格指標,自6月中旬以來累計上漲了逾35%,觸及將近每噸70美元的逾一年新高,這是受中國進口意外增加的推動。
“中國監管者承擔起傳統上由市場扮演的角色--使供應過剩的大宗商品恢復供需平衡,”高盛周二晚間在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完全不同于去年9月的悲觀展望。
“中國今年稍早對國內產量加以限制,提振了全球煤炭價格,并使煤炭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大宗商品之一。”
不僅嘉能可和英美資源集團等全球礦業巨擘,而且泰國Banpu等亞洲地區業者都因此受惠。
今年迄今這三家公司股價大漲,尤其是近幾個月,因中國在4月時將煤礦作業天數減少16%,以幫助實現今年削減2.50億噸煤炭產能的目標。
在亞太地區經營數家出口礦山的Banpu本周稱,拜近期煤炭漲價所賜,預計其2016年煤炭銷售均價為每噸逾50美元,高于此前47-48美元的目標價。
煤炭價格反彈對于礦企來說是意外的好事,這些礦企因數年來的價格跌勢而嚴重受創;這一走勢與高盛及國際能源署(IEA)之前的預估形成巨大反差,它們去年稱煤炭業處于窮途末路。
高盛稱,中國意外之舉導致的結果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煤炭價格獲得支撐。”
高盛將紐卡斯爾煤炭三個月、六個月和12個月后的價格預估分別上調至每噸65/62/60美元,較之前預估最多上調38%。
贏家和輸家
煤炭還得到了亞洲工業強國日本和韓國的支撐,而印度、越南和菲律賓的需求也依然強勁。
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日本發電所用化石燃料規模創紀錄高位;而韓國計劃到2022年將建設20座新的燃煤電廠。
中國的用電量也已超出預期,7月用電規模較上年同期跳增8.2%,達到5,523億千瓦時。
“(中國)工業領域最大的改善是在發電方面...為過去一個月煤炭需求帶來提振,”澳洲麥格理銀行本周稱。
盡管近乎所有動力煤礦商都遭到此前價格下跌的沖擊,而且多數已關停或出售資產,但存活下來擁有最佳資產的煤商目前正從這一輪反彈中獲益。
最大的贏家當屬那些在澳洲有礦場的業者,得益于出產的煤炭平均品質較高。
澳洲的主要動力煤礦商--英美資源集團(AAL.L)股價從年初紀錄低位2.2英鎊左右反彈至8.7英鎊附近。
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商,在澳洲擁有龐大的業務規模,股價從年初的0.7英鎊左右回升至近2英鎊。
記者未能聯系上嘉能可發表評論,該公司將在8月24日公布上半年業績。英美資源在6月底公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提到,印度需求保持穩健且中國需求意外上升。
但其他開采商未能從2016年的煤炭榮景中受益。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其產量在市場停滯期下降,當地礦商因債務纏身也無法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