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操檢合一、維修分流”成為萍安鋼鐵安源煉鐵廠重要工作之一。在實施維修人員分流到各車間班組之后的第4天,安源煉鐵廠工作微信群中傳出一幅圖片并附注說明:“三個月的漏風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大家紛紛為此點贊。
原來,90平方米機燒成品3號皮帶除塵風管,以前破損多處,遲遲得不到解決,地下每天噴出的灰塵有幾厘米厚,員工戴著口罩、瞇縫著眼干活。維修人員分流到班組后,這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同樣的人,同樣的事,為什么“時間不一樣,效果竟如此的不一樣”呢?班組員工答道:管理不一樣。以前,操作、維修是兩家人,有問題要經過兩個車間、兩個班組,效率不高。仔細分析,還不僅僅在此。現在的維修人員到操作車間,就好比“分到了責任田”,定人、定范圍、定設備、定指標,做好做壞都是自己的事。要想做好,不能等靠,除了苦干,還得在小改小革上多琢磨。更重要的是,維修人員分流到車間班組之后,他們和操作工人形成了互動,真真實實地推進了操檢合一。操作工帶維修工,教他們懂工藝流程,知曉生產的重點和關鍵;維修工也可以帶操作工,教他們簡單的維護技巧,一般的小事不要等維修工就可以自行處理,稍大的事還可以互相幫助,畢竟生產績效是雙方的。
當下,無論你問哪一位員工,都豎起大拇指,大加贊賞維修員工的工作作風、執行力。留在維修車間的員工,可以集中精力修復備件,強化備件管理,組織大檢修、改造;分流到操作車間的維修員工,責任明確,全心全意守護“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天天都有小成就;而操作員工更是配合維修人員檢修、搶修,確保責任范圍設備無故障。
如今到維修班組中,難看見閑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些變化,著實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