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安鋼第二煉軋廠通過各專業的共同努力和保障,具有極大開發難度的高磁感取向硅鋼HiB鋼在該廠煉鋼—連鑄—1780熱連軋生產全線被成功冶煉軋制,共計40卷638噸高磁感取向硅鋼成功下線,首次實現批量穩定生產。經檢驗,產品各項性能指標穩定達到預期目標,標志著該廠1780生產線填補了取向硅鋼生產的又一個空白,也為該線進一步加大高效訂單產品的研發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技術鋪墊和實驗平臺。
據了解,硅鋼主要用作各種電機、發電機、壓縮機、馬達和變壓器的鐵心,是電力、家電等行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產品。全流程生產中,該廠高度重視,制定了詳細的攻關方案,成立了攻關組,明確職責分工。從煉鋼、連鑄到軋鋼各工序、各專業合理分工、周密部署,工藝組、生產協調組、設備保障組三管齊下,并針對各項生產條件及保障措施進行逐一檢查、確認,冶煉軋制過程中對各工藝參數進行有效監控、調整,努力保證生產穩定順行。在產品的冶煉過程中,由于高磁感取向硅鋼成分控制范圍極窄,對煉鋼工藝控制的要求極其嚴格,該廠對入爐鐵水、石灰、合金料等各類原料嚴格控制,嚴格確保加料準確;對冶煉過程的操作精準性和穩定性全方位跟蹤,有效保障了內部成分的準確可控;并全方位降低鋼水夾雜物,保證鋼水流動性。在產品的軋制過程中,由于軋制工藝存在“三低一高”即加熱溫度低,RT2溫度低,CT溫度低,FT7溫度高,同時工藝窗口要求極其窄,需要重點解決加熱溫度的精確控制,粗軋區和精軋區快速穩定軋制。為了實現順利軋制和過程指標滿足工藝控制要求,他們嚴格穩定外界煤氣介質,精心調火,確保加熱各段滿足溫度控制要求;在粗軋區采取高速軋制且嚴控軋區漏水,減少溫降,確保RT2溫度滿足工藝要求;在精軋區,由于該鋼種為首次生產,模型工藝數據需要人工根據鋼種特性進行模擬計算,他們通過研究逐步修改軋制力參數設定、固化穿帶速度,穩定張力設定,嚴格保證帶鋼的順利軋制和滿足較高的FT7溫度控制需求,并分規格修正模型參數,逐步穩定工藝參數,有效確保模型設定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