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攀鋼按照“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強力推進精益六西格瑪管理,以項目攻關破解現場難題,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完善體系等方面成效明顯。
尤其是對精益六西格瑪“種子”的培育方面,攀鋼管理創新部牽頭主抓,人力資源部、經濟運行部等部門協同支持,創新培訓機制,培育了一大批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種子”。其中,265人通過中質協注冊精益六西格瑪黑帶考試,超額完成全年奮斗目標。
自主培訓聘請優秀學員當講師
在精益六西格瑪推進過程中,培訓和學習幾乎貫穿每一個流程。2016年初,攀鋼將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納入《生產經營白皮書》,并把注冊精益六西格瑪黑帶考前培訓列入年度培訓計劃。
開展自主培訓,逐步減少外委培訓,是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一個“小目標”。攀鋼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四川鴻艦、冶材公司、研究院等作為試點單位,進行自主培訓,擴大受訓人員范圍,為培養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骨干人才、持續改進現場創造了條件。
尤其是黑帶考試考前培訓,攀鋼打破舊觀念,一改以往聘請專家講課的做法,聘請自己培養的優秀精益六西格瑪人才當講師。
王承宗是攀鋼釩精益六西格瑪推進辦成員,在2015年全國注冊黑帶考試中,取得了全國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得知自己被聘請為攀鋼精益六西格瑪管理考前培訓老師時,王承宗表示,內心很忐忑,擔心自己講不好。
實際上,心懷忐忑的不只是王承宗,還有攀鋼管理創新部的處長黎一冰。“聘請優秀學員當講師,一方面能節省一大筆‘考糧’,另一方面可以鍛煉精益六西格瑪隊伍。”黎一冰稱,改變培訓方式究竟好不好,只有試了才知道。
2016年9月份,第一期攀鋼精益六西格瑪管理考前自主培訓,在南山賓館會議中心如期開講。來自礦業公司、鈦業公司、成都投資、研究院等單位,從事生產、工藝、質量、研發等崗位的140多名人員參加了培訓。最終,有83人通過全國注冊黑帶考試。
互幫互學先“富”單位帶動后來者
2015年8月,攀鋼全面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借助在普鋼板塊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的經驗,攀鋼對鈦業公司、國貿公司等11家單位,采用總體協調、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讓先“富”起來的單位,通過技術輸出、實地培訓等方式,帶動后來者共同“富裕”。
攀鋼釩和西昌鋼釩作為最先“富”起來的單位,一向被兄弟單位當作推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標桿。在2016年度全國注冊黑帶考試中,攀鋼釩72人通過了考試,滿100分人數達11人。西昌鋼釩70人通過考試,超出奮斗目標10人,5名處級干部通過了黑帶考試。
作為“大哥”,對兄弟單位的幫助自然不遺余力。攀鋼釩采取自我加壓、加課時的方式,加大對兄弟單位的培訓力度。“我們要求,全國注冊黑帶考試的最高分數,不僅要在攀鋼釩出現,也要在培訓的兄弟單位出現。”攀鋼釩企管部副部長劉世鴻說,作為內部培訓老師,他參與了研究院的倡導者培訓,研究院濃厚的學習氛圍,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昌鋼釩推進辦成員杜麗華幾次從西昌奔赴攀枝花,對四川鴻艦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項目培訓、考前培訓,以及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進行輔導。
互幫互助的學習形式,如同“法力”大增。在2016年全國精益六西格瑪管理黑帶考試中,研究院21人通過考試,100分及以上人數達5人,四川鴻艦超出奮斗目標16人。冶材公司、鈦業公司、成都投資、國貿公司都完成了全年奮斗目標。雖然攀長特未能完成奮斗目標,但100分以上人數達7人,1名處級干部甚至取得了110分的好成績。
學以致用項目帶動現場持續改善
書要讀得進去,還要“走”得出來。培育精益六西格瑪“種子”,并非只為考試,而是通過學習和考試,提升管理技術人員利用精益六西格瑪工具,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
2016年12月12日,攀鋼召開精益六西格瑪優秀項目展示評審會,現場評審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西昌鋼釩和攀鋼釩各摘得比賽一等獎1項。
“無論名次高低,10個項目都各具特色,每個團隊都在推廣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方面,發揮了引導者和傳播者的作用。”黎一冰透露,2016年,攀鋼分管領導多次帶隊深入攀長特等單位,實地調研精益六西格瑪推進情況,促進了各單位“以學促用”能力的提升。
攀鋼釩主動挑戰,探索實施了“高濃度合格液的制備與沉淀”等3個精益六西格瑪設計項目,通過團隊不懈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西昌鋼釩“提高快速反應罐釩浸出”項目,使浸出率由93.23%上升至95.516%;研究院“降低高爐渣高溫碳化噸渣冶煉電耗”項目,為攀鋼推行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鈦業公司、攀長特、工程公司、礦業公司、四川鴻艦等單位也通過項目實施,在縮短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質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