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缺油、少氣、富煤”是我國一次能源的基本結構,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以煤制油,對實現多元化油品來源,破除我國油氣資源短缺瓶頸,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平衡能源結構,特別是在促進煤炭清潔化、高效化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是,煤制油的一些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巨頭所壟斷,而技術轉讓要價太高,條件苛刻,談判曠日持久,嚴重制約著我國這一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進程。經過多年努力,神華寧煤采用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應用于百萬噸級工業化生產的費托合成成套技術,從而打破了國外對煤制油化工核心技術、裝備及材料的長期壟斷。神華寧煤煤制油工程總投資550億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項目,其關鍵設備———28座氣化爐,有24座是使用華菱湘鋼提供的鋼板制造的。作為優秀供應商,華菱湘鋼兩次獲得神華表彰。
記者了解到,華菱湘鋼瞄準核電、水電、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主要能源用鋼行業,積極開發高端的壓力容器鋼板,先后在核電用鋼、CrMo臨氫鋼、抗HIC容器鋼、80公斤級水電鋼、中高溫容器鋼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16年,華菱湘鋼能源用鋼系列中的核電鋼實現了三大突破:成功開發出8個新品種,滿足我國核電工程的緊迫需求;首次進入核電一級鋼板供應商名錄,并且向3個核一級項目批量供貨;第一次實現核電鋼出口。2016年這一年,華菱湘鋼核電用鋼的產品銷售量,比此前5年銷售量的總和還要多。目前,湘鋼已經成為國內主要核電設備制造廠的合格供應商,核電鋼訂貨量明顯增加。
針對水電行業用鋼的發展,華菱湘鋼研發出低焊接裂紋敏感系數鋼、最大厚度達到124毫米的60公斤級和最大厚度120毫米的80公斤級水電用鋼,是國內少數幾家具備水電全系列鋼板供應能力的企業之一。這家公司的容器鋼集成產品研發項目經理張計謀向《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作為目前全球水電工程中強度等級最高、質量要求最嚴的鋼種,湘鋼生產的80公斤級水電用鋼具有優異的可焊接性能,可以滿足不預熱焊接工藝的質量要求,適宜于野外施工作業,為水電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材料支持。
華菱湘鋼有關技術專家向記者表示,近些年來國家非常重視大氣污染問題,加大了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建設投入,提高清潔能源占比,煤炭的清潔利用項目也在有序推進,而核電也是我國向全球著力推廣的高端制造產業。作為我國板材制造領域的先進企業,湘鋼將緊跟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努力實現關鍵鋼鐵材料的國產化,為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