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技術攻關,酒鋼集團宏興股份公司碳鋼薄板廠熱軋作業區薄規格1.8mm以下帶鋼創效產品軋制穩定順行,漸入佳境。
在薄規格軋制過程中,不僅存在較大的卡鋼、廢鋼風險,而且極易出現表面、板形等質量問題,其穩定的軋制能力是生產線設備功能精度、維護及崗位技能綜合實力的體現。2016年初,熱軋作業區明確提出要“在薄規格批量生產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一場圍繞產品創效、設備功能精度提升、崗位操作技能及薄規格軋制模型人工干預的攻關項目就此展開。該作業區聚焦現場問題,結合影響薄規格軋制穩定性的各類因素,不分大小,建立薄規格軋制確認項臺賬。通過薄規格軋制前的條件確認,實時跟蹤現場問題,細化攻關方案,強化專業協同,集中優勢資源攻堅克難,逐步解決困擾現場薄規格穩定軋制的各類問題。
頭尾穩定性控制,一度成為薄規格產品訂單兌現、成本控制的“攔路虎”;甩尾、頭尾折疊等問題,影響軋輥表面質量,極易導致周期性輥印缺陷,直接造成后續排產困難。在經過現場論證及試驗,攻關人員將薄規格訂單單卷重量由原來的14.9噸提升到21.4噸,在減少頭尾數量的同時,大幅降低了薄規格軋制過程中產生的過渡材。同時,實施熱軋帶鋼跑偏技術攻關,逐步降低薄規格軋制過程中的甩尾堆鋼率。通過持續進行輥役水平度的跟蹤調整,軋輥冷卻水量的優化,熱軋軋制油的開啟控制及軋制力降幅優化,薄規格軋制逐步實現穩定。
去年,熱軋作業區全年實現1.6mm薄規格穩定軋制4925噸,產量較2015年的2478噸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