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1#帶為大傾角裙邊皮帶,總長近230米,其中坡段150米,坡度23.5°,因前期工程設計問題,皮帶支架單薄,皮帶運行時支架晃動,皮帶裙邊在獨頭托輥端刮蹭嚴重,致使獨頭托輥和裙邊皮帶使用壽命短,備件更換量大,消耗費用高。尤其當皮帶運行一段時間后,松弛量大,受拉緊絲桿調節距離范圍小及皮帶尾輪緊湊空間的限制,不能完全將皮帶張緊,皮帶出現機頭滾筒處打滑現象,嚴重影響皮帶送料生產。
鑒于燃1#帶不好運行的狀況,為了降低運行成本、消除設備故障,降低崗位勞動強度以及改善皮帶維修更換的便利性,煉鐵事業部高度重視,并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技術人員通過嚴謹的理論計算和大量的實驗觀察,對改造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進行分析,最終確定使用人字形花紋帶替代大傾角裙邊帶方案。隨后核算材料,申報備件,出具施工圖紙,編撰施工方案,等待時機,組織實施。
煉鐵事業部緊抓1#爐、2#爐同步停機檢修的最佳時機,充分做好改造前的準備工作。“焦末儲備到位,材料備件到位,現場工器具到位,人員組織到位,安全保障措施到位,準備開工”郭國華一聲令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按照改造施工方案開始大顯身手。
在技術攻關小組積極的籌備和努力下,舊帶拆除結束,上托輥支架安裝完成,配重系統完成,增面輪、壓帶輪安裝完成,新帶上帶結束,準備硫化皮帶接頭,各個環節的時間節點遠超預期,改造工作非常順利。
凌晨3點,皮帶接頭硫化結束,雖然一切程序進展有條不紊,然而懸在設計人員的心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越來越重,畢竟這次挑戰的是原設計院的設計,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一大早,攻關小組才休息了4個小時,大家都像熱鍋上的螞蟻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繼續加緊對皮帶機進行空載調試。一切安全事項確認到位后,隨著作業長的一聲令下“上料試車”,烏黑的焦炭從料倉落入皮帶,然后通過皮帶水平段,過壓帶輪爬坡,送往機頭落料,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心的相互慶賀。
經過近幾天的生產,設備運行平穩,解決了原有皮帶的不良問題,改造達到了預期目的,可謂非常成功。通過此次改造,不但降低了崗位勞動強度,消除了設備運行故障等問題,而且直接節省皮帶更換費用30萬元,年可節省備件及維護費用15萬元,間接減少生產損失5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