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底以來,棒材生產線成功完成17mm精品小方鋼的首批訂單產品發往用戶后,負責該部棒材工藝的產線師華晉軍,一直跟蹤用戶使用的反饋信息,著手調整完善新品的軋制方案。像這樣將高端用戶的需求作為生產技術改進的導向,如今已成為他提升業務能力的捷徑。
隨著企業在產業升級、產品高端化轉型步伐的持續加速,長材部引導產線實現與高端用戶的深度對接,以高端客戶需求倒逼產線“增值”提速。作為一名深耕產線的產線師,華晉軍的工作目標更明確,行動也更果敢。
長材部棒材產線一直以生產執行國家標準的通用建材為產品定位,而AR355小方鋼是一種耐候鋼,對材質要求較高,冶煉需要向其中添加銅元素,但因銅元素熔點低,極易產生鑄坯裂紋,在軋制過程中容易導致開裂。同時,用戶還要求成品必須做冷彎試驗,冶煉及軋制條件要求都相當苛刻。目前,國內具備此品種軋制能力的高速連軋產線屈指可數。
為了達到用戶標準要求,華晉軍主動與用戶接洽,了解用戶需求,根據鋼種的生產特點和質量要求,與技術團隊共同制訂具體的技術方案和攻關措施,自主設計軋制孔型、導衛系統,將成品輥槽底由原來的0.7mm的半徑修成直角,以保證小方鋼棱角度達到用戶要求的尺寸精度,并將中軋機由無孔型改成帶孔型式。當進一步了解到用戶后續的拉拔與冷鐓加工過程對產品表面光潔度、內在性能的嚴格要求后,華晉軍與作業區合作,對軋機所有的導槽、軋槽進行細致修磨,并完善加熱控制精度,為確保產品成功下線不斷優化與加嚴工序控制。產品入庫后,華晉軍又積極組織與公司生產制造部門對成品尺寸進行嚴格檢驗,在充分確保產品表面光潔,尺寸合格后才確認出廠。不僅如此,產品發往用戶后,華晉軍與他的技術團隊又展開了服務跟蹤工作。
“過去我們是在一個框架內工作,讓我生產什么我就干什么,主要依據產品軋制標準,內控的文件,生產完做一些國家標準要求內的檢驗,產品軋制工序就結束了,不再進行后續工作,跟用戶接洽不太緊密,比較被動。”華晉軍深有感觸地說道,“現在不同了,用戶高端化升級,對產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從銷售的前期就介入進來,展開了與用戶的緊密接洽。這對我們捋順內部流程具有指導意義,從而能更好地轉化到實際生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