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鞍鋼礦業公司一項重大科技成果——《地下礦山新型崩落采礦新技術》通過評審,并應用于生產,有效破解了礦石貧化嚴重的行業共性問題。評審意見認為,該項目開辟了地下礦山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新途徑,對于提高礦山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在礦石開采過程中,由于地質條件和采礦技術等綜合因素影響,使采出礦石品位降低,產生礦石貧化現象。礦石貧化是衡量礦山企業采礦技術、成本、效率和礦體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全球礦山企業在地下礦山開采過程中,通常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但其存在著資源利用率不高、礦石貧化、開采成本增加等突出問題,制約礦山企業效益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全球鐵礦石開采規模逐年擴大,顯層資源逐漸枯竭,地下開采的比例逐年增大,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60%左右。如何解決好地下礦山礦石貧化問題,成為影響全球礦山企業發展的焦點。從2013年開始,國家相關部委將金屬與非金屬礦山高效地下開采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集中全行業的智慧,破解技術瓶頸,提升行業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承擔課題支撐計劃的鞍鋼礦業公司立足于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針對我國金屬礦床的共性和個性特點,通過開展對無底柱崩落回采系統各環節相互關系、崩落體狀態與控制、無底柱崩落法回采參數優化、崩落法回采工藝數字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崩落體概念,歷時四年成功研發出崩落體形態控制、礦巖接觸帶相對粒度控制等關鍵技術,形成了地下礦山崩落采礦新理論、新技術,徹底解決礦石損失貧化大的重大技術難題,提高礦山開采技術水平。
該技術應用以來,礦石回收率由73.06%提高到86.16%,礦石貧化率由23.14%降低到16.35%,延長了地下礦山的服務年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為地下礦山資源開發利用起到引領與示范作用。
在礦石開采過程中,由于地質條件和采礦技術等綜合因素影響,使采出礦石品位降低,產生礦石貧化現象。礦石貧化是衡量礦山企業采礦技術、成本、效率和礦體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全球礦山企業在地下礦山開采過程中,通常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但其存在著資源利用率不高、礦石貧化、開采成本增加等突出問題,制約礦山企業效益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全球鐵礦石開采規模逐年擴大,顯層資源逐漸枯竭,地下開采的比例逐年增大,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60%左右。如何解決好地下礦山礦石貧化問題,成為影響全球礦山企業發展的焦點。從2013年開始,國家相關部委將金屬與非金屬礦山高效地下開采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集中全行業的智慧,破解技術瓶頸,提升行業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承擔課題支撐計劃的鞍鋼礦業公司立足于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針對我國金屬礦床的共性和個性特點,通過開展對無底柱崩落回采系統各環節相互關系、崩落體狀態與控制、無底柱崩落法回采參數優化、崩落法回采工藝數字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崩落體概念,歷時四年成功研發出崩落體形態控制、礦巖接觸帶相對粒度控制等關鍵技術,形成了地下礦山崩落采礦新理論、新技術,徹底解決礦石損失貧化大的重大技術難題,提高礦山開采技術水平。
該技術應用以來,礦石回收率由73.06%提高到86.16%,礦石貧化率由23.14%降低到16.35%,延長了地下礦山的服務年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為地下礦山資源開發利用起到引領與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