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普通鋼材每噸的價格在3000多元,而優鋼、特鋼的價格可以賣到很高。現在永鋼研發生產的優鋼產品成功應用到汽車、鐵路、橋梁斜拉索、工程機械等領域,特鋼產品成功應用到核電、風電、壓力容器、石油管道、海洋鉆井平臺等領域。”永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吳耀芳在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只有產品不斷創新,才能讓鐵變‘黃金’,企業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近年來,面對鋼材市場跌宕起伏的嚴峻形勢,永鋼集團加快產品創新步伐,提出產品“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的目標,努力實現傳統產業的高端化、高新化、智能化、智慧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原來永鋼主要生產螺紋鋼等建筑鋼材,而現在優鋼、特鋼的產銷比例已經接近35%。今年5月,永鋼集團成功開發了稀土焊絲鋼H08CrMoVTiRE,可用于低溫用途管道和設備的焊接,改善低溫沖擊性能。這是該企業加速產品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的又一成果。
產品創新,關鍵在于科研力量。“在上世紀90年代,永鋼就自行改造、調試,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開坯、軋鋼一火成材生產線。此后,又實現了大小規格通吃、棒線材輪換生產,不但開創了同一條軋鋼生產線棒線材混產的先河,而且單線產量打破全國紀錄,獲得了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獎。”吳耀芳說,當前,永鋼集團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歷史和現實讓我們深刻感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轉型升級要靠科技創新來驅動。產品品質是企業的生命,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永鋼集團利用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實驗室、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載體,于2016年年初組建研發團隊,研發P91大圓坯連鑄及熱軋圓鋼生產技術,通過上千次的試驗,
終于順利掌握P91大圓坯連鑄及熱軋圓鋼生產技術,并在今年初實現了批量生產。P91超臨界鍋爐管用鋼,合金含量達到10%以上,主要用于制作高溫高壓管道,工作溫度在600~650℃區域,是火力發電及高壓鍋爐行業重要的基礎材料,噸鋼售價達萬元以上,市場前景廣闊。
永鋼集團緊緊圍繞轉型升級,以產品為核心,建立科研項目、產銷研項目、質量攻關項目三大項目化平臺,從立項、實施、跟蹤、評價、獎勵上進行項目全周期管理。產銷研實現與市場的快速對接,質量攻關實現產品的持續改進,科研項目實現產品轉型和提供技術支撐。
近年來,永鋼集團先后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細晶高強鋼筋及方鋼管在建筑中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強鋼筋與高性能混凝土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國家火炬計劃——高鐵軌道板用高品質細晶粒鋼筋生產關鍵技術3個國家級科技項目,承擔了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鐵軌道板用高品質500MPa級細晶粒鋼筋及生產技術等6個省級項目,承擔了市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項目——細晶粒鋼筋研究及產業化等18個市級項目。“高性能細晶粒鋼筋的規模化生產及應用關鍵技術”項目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流程工業生產過程優化調度與控制技術及應用”“細晶高強鋼筋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等5個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獎,“500MPa級四面肋細晶高強鋼筋”等6個產品獲省高新技術產品。
永鋼集團十分注重技術創新成果的保護,連續5年每年申請的專利數均超過百件。截至目前,永鋼累計獲得授權專利449件,其中發明專利167件,2016年公司獲得授權專利169件,其中發明專利93件。累計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66件,其中2016年獲得26件。“一種6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用鋼及其冶煉方法”的發明專利獲得蘇州市專利獎二等獎。永鋼先后被評為蘇州市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蘇州市版權示范企業。
產品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是永鋼的中長期戰略規劃。談及下一步的發展,吳耀芳表示:“永鋼要把產品研發的鏈條嵌入到用戶的研發制造環節當中去,聚集創新要素,加強科技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不斷提升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