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煤價一直在跌,一天一個價。”1月17日,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對記者說。
據該人士介紹,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實際交易價格已經從去年12月26日的655元/噸跌至今年1月13日的580元/噸,僅半個月跌幅就高達11.5%。在此之前,作為煤炭市場價格“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曾連續11周上漲,累計漲幅19.1%。
虛高的煤價最終回歸到煤炭市場供需的基本面。臨近春節,下游需求明顯放緩,煤炭庫存隨之高企,從長期來看,經濟轉型和節能環保的高壓態勢也在沖擊著煤炭市場;另一方面,國內煤炭產能較為充足,港口運能增長過快,煤炭運輸市場供大于求,未來煤價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煤價“過山車”
在煤價再次下跌之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曾從去年10月9日的530元/噸一直漲到12月25日的631元/噸,累計上漲101元/噸。
“去年12月之前的煤炭漲價主要是市場供求因素驅動的,煤炭供應緊張,港口存煤較少,此外還有就是,煤電之間即將展開價格談判,發礦方將積極提價。”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稱。
2013年12月中旬以后,秦皇島5500大卡的煤炭價格超過610元/噸,并一度漲到655元/噸的高位;然而,當時市場需求已經大降,包括秦皇島港在內的北方運煤港口有價無市。
在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上漲的第11周,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劉冬娜就已經注意到,港口錨地船舶量大幅減少,交投氣氛普遍降溫,南方煤船少有北上,沿海煤炭運價跌幅延續擴大態勢。
上述港務集團人士認為,當時煤炭漲價幅度已經超出用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購買能力,也與經濟發展和進口煤增減變化相脫離。
不過,整個12月份,神華和中煤等沿海煤炭供應大戶為了年終的訂貨合同,在需求下降,到港拉煤船舶減少的情況下,每周的提價幅度依然很大。即使在煤價出現回調的時候,這些大戶卻仍然在提價。
2013年最后一周,神華集團對5500大卡動力煤長協價格上調9元至631元/噸,而對散戶市場價繼續報收657元/噸,與上期持平。
“當時港口煤價上漲過快,已經出現了虛高現象。”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稱。
有意思的是,摧垮虛高煤價的也是長協價格。在秦皇島煤炭報價達到655元/噸后,神華集團在去年12月份舉行的2014年煤電談判中,對五大電力等用戶卻提出了590元/噸的季度長協價,比現貨報價低65元/噸。
動力煤市場由此產生強烈的下調預期,貿易商開始出貨清倉,中小煤企恐慌心理出現,這些都帶動了整個煤炭市場價格的下調。
也就是從去年最后一周開始,北方港口煤炭交易價格大幅下降,這標志著2013年10月以來的港口煤價漲勢基本結束,開始步入下行通道。進入2014年,煤價降幅還在持續擴大。
1月16日,神華集團發布最新調整的現貨市場報價,5000大卡動力煤市場報價出現了43元/噸的下跌,進入2014年剛半個月,這已是神華第二次下調煤價了。與此同時,中煤也宣布下調動力煤出廠價格。
一家大型煤炭企業高管對本報記者說,中煤、神華在秦皇島下水煤的市場份額占到50%以上,這些大戶下調煤炭價格,其他中小企業恐怕會跟跌,國內煤炭價格將會大幅加速下滑。
需求放緩
神華下調煤價和環渤海動力煤價下跌的背后,是目前煤炭市場的供求基本面無法支撐虛高的煤價。
“進入1月份,北方港口錨地船舶數量繼續減少,秦皇島、唐山等港口個別煤炭泊位出現空泊現象,市場煤炭成交量極為清淡。”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稱。
秦皇島港一直是“北煤南運”的主樞紐。去年12月27日,秦皇島港場存為460萬噸,今年1月12日,秦港場存為584萬噸。短短16天的時間,秦皇島港的場存上升了124萬噸,錨地船舶也由月初的130艘降到40艘。
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認為,由于對煤炭企業月度和季度定價方案不認同,五大電力集團、浙能、粵電和沿海部分電廠仍未簽訂今年的長期合同,電廠目前采購不積極,導致港口場存飆升。
事實上,去年11月份一開始,為增加煤炭價格的話語權,遏制國內煤價上調,用戶紛紛增加進口煤采購數量。
數據顯示,去年11月和12月,我國進口煤炭數量暴增,分別達到2872萬噸和3546萬噸。南方一家港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華南接卸港口一度出現了進口煤船排隊下錨等待靠泊卸貨的情景,廣州、福建等地電廠不急于拉運國內煤炭補充庫存,而是“坐等”進口煤到港。
由于進口煤陸續到港,廣州港煤炭庫存近期均處于較高水平,截至1月10日,廣州港煤炭庫存為280萬噸。
這并非個案。沿海電廠存煤數量處于中位偏高水平;其中,華東、廣東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全部在11天以上。目前,下游庫存爆滿,全國重點電廠存煤達到8200萬噸的高位,可用天數超過20天。
“早在去年12月初,多家電企就已同國外煤炭礦商、進口貿易商進行了2014年季度和年度煤炭訂貨談判,對訂貨數量達成共識。”中國電力行業企業協會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受訂貨周期影響,進口煤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集中到港,對東南沿海地區市場的沖擊將延續。
在一些人士看來,電廠采購需求下降,除了有庫存因素外,根本上還要從宏觀經濟基本面上找原因。中科院預計,去年四季度GDP增速為7.6%,低于三季度的7.8%。
“很多用戶對今年二三月份的發電預期都很差,由于存貨多,很多下游客戶要求推遲發貨日期,減少進煤。”上述煤企人士稱。
煤炭專家李朝林預計,此輪煤價降幅將超過預期,下降時間將持續到春節過后。預計正月十五過后,隨著電廠增補庫存、工業企業復產、企業開工率提高相繼開始,煤價就會企穩回暖,從低谷中走出來。
“等到市場煤炭價格回歸到一個正常合理水平后,將保持在較為平穩的區間,上下波動。”李朝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