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
據朱鶴新介紹,為提升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支持的適配性,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科技部、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建立了債券市場“科技板”,在繼續服務好科技型企業的基礎上,支持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創債券產品體系。
“此次把科技型企業發行的債券單獨拿出來,并在債券發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異化安排。這個差異化安排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朱鶴新說。
具體來看,一是支持發行人靈活分期發行債券,二是簡化信息披露的部分要求,三是自主設計含權結構、還本付息等債券條款,四是減免債券發行交易手續費,五是組織做市商提供專門做市報價服務,六是推動評級機構創新設計專門的評級方法。5月7日,人民銀行、證監會已經發布公告,具體措施正在落地當中。
朱鶴新表示,在3類發行科創債券的主體當中,最需要給予支持的就是股權投資機構,其在支持科技創新,特別是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股權投資機構是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本身也是輕資產的、長投資周期的,靠自身發債融資期限比較短,而且融資成本也比較高。
朱鶴新表示,通過“科技板”,要解決期限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因此債券市場“科技板”將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由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通過擔保增信、直接投資等方式,同時也加強與地方政府、市場增信機構合作,共同分擔債券投資人的違約損失風險,支持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
“為激勵創投行業提升服務能力,工具將重點支持排名靠前、投資經驗豐富的頭部股權投資機構發行債券。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工具創新,能夠給市場化的股權投資機構拓展一條資金的渠道,解決募資難的問題。”朱鶴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