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京唐公司煉鋼作業部認真落實首鋼“兩會”和公司職代會精神,圍繞完成2014年計劃指標,訂措施、抓落實、見實效。1月份澆鑄鑄坯76.42萬噸,超計劃2.42萬噸,比原月產歷史紀錄提高1.22萬噸;其中品種鋼50.01萬噸,超計劃10.92萬噸。煉鋼工序成本575.46元/噸,比計劃降低3.11元/噸。鋼鐵料消耗1084.74公斤/噸,降低0.26公斤/噸。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在去年基礎上持續優化,奪得全年生產“開門紅”。
狠抓計劃的分解落實。2014年,該部鑄坯產量計劃880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由于品種鋼增加,尤其是小批量、短澆次品種占了較大比例,增加了生產組織的難度。面臨新的挑戰,該部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貫徹首鋼“兩會”和公司職代會精神,強化“底線”思維,狠抓指標的細化、量化、分解,確定優化生產組織、穩定工藝質量、強化成本控制、加大環保治理等七項作業部級的重點項目,制訂了40多項推進措施。保持產線穩定,發揮高效快捷優勢,是完成產量、品種的基礎,經過反復討論、測算,該部確定了打通3條專業化品種鋼生產線;實現鋼軋一體化排產;提高“列車時刻表”比例;推廣異鋼種連澆等新工藝;實現板坯庫自動化倉儲等5大推進措施。這些項目、措施,均組成相應的攻關團隊,指定部處級人員牽頭負責落實。由于措施到位,元月份生產節奏平穩快捷,平均日產88爐鋼,環比增加2爐/日。
優化工藝提升質量。今年,品種鋼計劃545萬噸,比上年增加102萬噸,小批量、短澆次等高新品種占了很大比例。而且公司加大了對市場接單能力,品種鋼煉成率,合同兌現率等指標的考核力度。該部以去年最好的水平為基數,嚴格限定質量問題的發生率,如限定品種鋼改判每月不得超過4爐;鑄機漏鋼全年不超過4次。鑄坯角裂發生率由12%降低到5%以內等,并修訂相應的考核辦法,形成“倒逼”機制,各工序眼睛向內狠抓工藝穩定。煉鋼區是生產的“龍頭”,對后道的質量影響最大。圍繞降低品種鋼改判率,降低回爐鋼水發生率,他們制訂了推廣標準化操作、細化工序服從指標、加大原輔料管理、改進底吹系統、強化擋渣出鋼等10多項措施,元月份,他們在創出煉鋼2618爐的歷史最高紀錄的同時,創出全月無品種鋼改判和回爐鋼水的歷史最好水平。該部元月份品種鋼澆次計劃兌現率86.83%,環比提高1.71%,鑄機非計劃停澆3次,環比減少11次;發生回爐鋼水40噸,環比減少110噸。鑄坯綜合合格率99.72%,超計劃0.02%。
深挖細摳降成本。2014年,該部工序成本必須控制在600元/噸以內,比去年的成本計劃壓減70多元/噸。由于多種原因,該部今年的兩大重點降成本措施,加工大塊“渣頭”和提高渣鐵配加能力,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投入運行,增加了完成成本計劃的難度。困難面前,該部不等不靠,一方面進行“短、平、快”項目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在已有的項目上深挖細摳。深入開展全員“居家理財”活動,發揚“多掙一分錢、少花一分錢、用好每一分錢”的精神,人人動手點滴節約,脫硫作業區打破以前所有的鐵水都使用一種脫硫劑的慣例,新開發出4種脫硫劑,根據進廠鐵水的不同條件,使用相應的脫硫劑。這樣雖然增加了生產組織和崗位操作的難度,卻每噸鐵水節約脫硫劑0.05元/噸,全月節約3000多元。鋼鐵料消耗是成本的“大頭”,該部多管齊下降低鋼鐵料消耗,一是合理控制“全三脫”煉鋼的比例,提高廢鋼入爐比例;二是提高“留渣煉鋼”的比例,減少渣全鐵含量;三是將鋼包中的余鋼倒入下一包鋼水,提高連鑄鋼水收得率;四是優化內部廢鋼的運輸,減少吊裝、倒運環節,降低運輸費用。通過這些措施,元月份,不僅鋼鐵料消耗創歷史最好水平,而且自產廢鋼的回收成本只有24.29元/噸,比計劃降低8.23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