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過全面調試,馬鋼1580mm熱軋生產線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這條由馬鋼首次自主集成、技術工藝總設計、設備調試總負責的生產線,在參與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眼中,是真正意義上的“馬鋼線”。作為馬鋼“十一五”重點技改工程建設項目之一,1580mm熱軋生產線的建成投用,對馬鋼優化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加快實施品牌戰略、早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泛的深遠影響。
令人自豪的“馬鋼元素”
馬鋼新區四鋼軋總廠很多人喜歡拿1580mm熱軋生產線跟同樣在這個總廠的2250mm熱軋生產線作對比,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580”身上,有著許多“2250”不具備的“馬鋼元素”。
馬鋼新區四鋼軋總廠廠長王煒用一句話道出了1580mm熱軋生產線的最大特點:馬鋼首次自主集成、技術工藝總設計、設備調試總負責的項目。“好比你裝修房子,要么請裝潢公司全包,要么你自己拿主意。”王煒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2250mm熱軋生產線是由德國西馬克公司和日本TMEIC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這一次,馬鋼自己‘裝修’。”
“這是我做過的最難的一條線。”范滿倉是馬鋼新區四鋼軋總廠設備保障部部長,參與過馬鋼CSP(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和2250mm熱軋生產線的建設,他的話也道出了馬鋼新區四鋼軋總廠乃至馬鋼集團公司在1580mm熱軋生產線建設中面臨的超大難度。沒有了西馬克,馬鋼就得事無巨細地負責整條生產線的建設,包括設備的制造、安裝、調試等等。
除了是馬鋼歷史上第一條由馬鋼自主集成的生產線,1580mm熱軋生產線還大幅度降低了建設成本,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
生產線也是“練兵場”
1580mm熱軋生產線建設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參與建設的人員同時還要負責2250mm熱軋生產線的生產。“經常是在‘2250’那邊正常生產的時候,工程技術人員還要趕到‘1580’這邊搞建設。”范滿倉說。
胡彪是馬鋼新區四鋼軋總廠熱軋點檢室的一名工程師,因為1580mm熱軋生產線的建設需要,他從2013年5月第一臺電氣設備的安裝開始從“2250”正式進入“1580”現場,一直到目前,沒有一天的假期。剛過而立之年的他還是一名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的爸爸。胡彪覺得,自己最對不起的是妻子。而在1580mm熱軋生產線上,連續好幾個月沒有一天假期的工程技術人員遠不止胡彪一人。每天早上8點半開始上班,遲則晚上12點、早則晚上10點下班是大家的工作常態。以至于范滿倉告訴記者,在總體調試之前,總廠組織了工程技術人員的家屬,把工程建設情況跟大家說清楚,爭取她們的理解和支持。“包括胡彪在內,很多年輕的工程技術人員孩子都很小,為了這條線能夠早點投入生產,大家都付出了太多。”讓范滿倉感動的是,所有參與“1580”建設的人員,沒有一個人因為個人的原因而退縮。
對于參與1580mm熱軋生產線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這次更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據了解,馬鋼工程技術人員承擔了“1580”電氣及自動化設備控制程序40%的編程任務。在參與編程的28歲的工程技術人員王毅俊看來,和日本TMEIC公司技術人員聯合編程,不僅鍛煉提高了自己的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和同事們在生產初具規模外方撤走以后,自己就能承擔起保障正常生產的責任了。
CSP、2250、1580
“三足鼎立”
一直以來,馬鋼只有CSP和“2250”兩條“一小一大”熱軋生產線,沒有中等型號的生產線。近年來,為了滿足不同規格產品的生產需要,承擔大量生產任務的2250mm熱軋生產線需要不停地變更數據,既不利于產品質量的穩定,也存在裝備資源“大材小用”的浪費。
1580mm熱軋生產線是馬鋼繼CSP和2250mm熱軋生產線后,建設的又一條高起點的熱軋板帶生產線。1580mm熱軋生產線主要為馬鋼部分冷軋生產線、硅鋼生產線提供冷軋原料,同時考慮生產部分熱軋商品卷。在產品規格和品種上,1580與CSP和2250合理分工,主要滿足汽車、家電、機械、輕工等行業的中高端需求。
王煒介紹,1580mm熱軋生產線的投產,有助于在科學合理分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不同生產線的工藝裝備優勢,促進板帶產品規格配套,提高板帶產品質量和檔次,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升用戶的滿意度。該生產線的建設投產,對馬鋼加快實施品牌戰略、早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泛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