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各項金融數據喜迎“開門紅”,新增社融和貸款均創歷史新高,信貸結構改善明顯,資金持續流向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
新增信貸創新高
2019年1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3.23萬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多增3284億元;1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4%,較上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1月份貸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宏觀調控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和一些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申萬宏源宏觀高級分析師秦泰認為,新增信貸創歷史新高,信貸全面改善,顯示1月份以來央行采取的“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的“長錢”投放模式對信貸的促進作用顯現,同時,年初即信貸高增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全年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意愿均有顯著改善。
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來,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再貼現、TMLF等措施相繼實施,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顯現,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顯著增強。近期,監管部門加快了推進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的步伐,銀行的資本束縛被“松綁”,也提升了銀行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帶動1月份新增信貸增長較快。
從商業銀行自身來看,銀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爭取“開門紅”的經營傳統。從歷史規律看,1月份是全年貸款投放最多的月份,2018年1月份新增貸款為2.9萬億元,是當年貸款投放最多的月份。孫國峰表示,今年1月新增貸款情況與去年同期情況類似,與實體經濟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屬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
總體來看,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數據回暖明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1月份信貸結構改善明顯,商業銀行對企業的信貸投放速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加快,反映出實體經濟信貸需求上升,經濟增長呈現上升態勢。
央行數據顯示,1月份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新增2.58萬億元,占比79.88%,比去年同期提升18.5個百分點,反映出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特別是體現實體經濟走向的中長期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907億元。中長期貸款自2018年8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多增。
1月份,工業中長期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不含房地產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均出現明顯增長;體現經濟新動能的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勢良好,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7%,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別高3.9個和14個百分點,比同期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25.9個百分點。
“企業貸款結構在優化和改善,特別是工業和制造業的貸款增速回升,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增速比較高,金融對高技術企業支持力度顯著加大,這是比較好的變化,反映了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央行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周學東表示。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對企業商業信用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票據融資顯著增加5160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813億元;另一方面,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大幅增加3786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349億元。
房地產調控沿著既定方向穩步發展。央行數據顯示,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回落。1月末,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2.8%,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1月份,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占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比重為28.3%,比上年同期低5.1個百分點。
住戶部門貸款方面,居民短期消費貸款新增2930億元,占比9.07%,比去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6969億元,占比21.58%,比去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國金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居民長期貸款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059億元,一方面是年初以來不少熱點城市地產銷售有所回暖,另一方面,去年年底受額度限制的按揭需求在今年年初集中釋放,存在季節性擾動。
金融支持民企發展見實效
去年以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凸顯,金融監管部門和眾多金融機構多措并舉,著力提高對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降低融資成本,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1月份央行公布的數據看,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
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解讀吹風會上,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透露,1月份小微企業貸款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量增、價降、面擴”的發展態勢。普惠小微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繼續下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包括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余額9.7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增速比上年末高2.4個百分點。新發放的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平均水平為6.16%,環比下降0.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21個百分點。
在直接融資市場,1月份,民營企業債券發行量環比略有下降,但仍為2017年以來同期較高水平。1月份,民營企業債券發行604億元,較2018年12月雖略有下降,但同比看,2019年1月民營企業債券發行量分別較2017年、2018年同期增長51%和60%,仍為2017年以來同期較高水平。
此外,今年以來,民營企業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進一步提升,也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資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