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13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陜西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意見時指出,陜西省在整改中不敢動真碰硬,對大企業不敢管、不愿管。陜西省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雖然做了許多工作,但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依然嚴峻。
2018年11月3日至12月3日,督察組對陜西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統籌安排專項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
陜西省、西安市在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問題上教訓深刻,令人警醒。2017年修訂《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時放松要求,在適度開發區開發建設活動管理方面,以負面清單方式代替“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并刪除“巴山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條款,致使與秦嶺同為我國中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巴山生態環境保護無據可依。2018年出臺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僅要求對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19個縣按照負面清單管理,對其他20個縣的開發建設活動未作出規范。
在整改中不敢動真碰硬,對大企業不敢管、不愿管。第一輪督察5次轉辦陜西黃陵煤化工公司污染問題,但始終整改不力。2018年全國人大執法檢查時又發現延長石油興化化工公司偷排廢氣、金堆城鉬業公司二氧化硫長期超標排放等突出問題,此次“回頭看”還發現韓城龍門煤化工公司等4家類似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突出。
專項督察發現,陜西省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雖然做了許多工作,但結構性污染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依然嚴峻。
一是減煤工作不嚴不實。2017年全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75%左右,沒有達到降低到67%以下的目標要求。咸陽市認定大唐彬長電廠2017年煤炭用量較上年增加41萬噸,但實際增加60萬噸。渭南市認定陜焦化工公司2017年減煤1.9萬噸,但實際增長30萬噸。
二是燃煤污染問題突出。全省現有130多臺10萬千瓦以下小火電機組,煤耗高、污染大,但陜西省關停淘汰小火電機組態度不堅決,推動不力,2015年到2017年僅淘汰關停7臺小機組,多數高煤耗機組以供熱供汽或綜合利用之名予以保留。
三是部分行業污染嚴重。韓城市對焦化企業污染治理和監管不到位,企業環境違法嚴重。龍門煤化工公司長期利用旁路煙道排放焦爐煙氣;合力煤焦公司在督察時弄虛作假,謊稱完成干熄焦改造等治理工作;陜西中匯煤化公司VOCs治理實際只是由分散排放變為集中排放。渭南市環境保護等部門監管不力,渭化集團工藝廢氣治理設施長期不正常運行。陜西省對關中地區陶瓷行業污染治理重視不夠、要求不嚴,現有陶瓷企業污染治理水平較低,無組織排放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