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底本鋼與鞍鋼簽訂地方鐵精礦供銷協議后,10月1日~11月下旬,本鋼開拓了地方鐵精礦采購新路徑,降低外購成本500余萬元。當前,本鋼仍在購進鞍鋼地礦,降低本鋼集團冬儲成本,同時緩解東北地區地礦資源浪費的局面,實現多贏。
地方鐵精礦在冶煉和配礦中性價比較高,但受一些客觀因素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部分選廠開工率低,造成資源浪費。在本鋼集團當前高產狀態下,地方鐵精礦成為原料需求焦點,而本鋼集團現有的供貨渠道存在保供困難的實際問題。為降低配礦成本,本鋼集團制造部定期對16種內外礦經濟性進行排序,鞍鋼鐵精礦始終排在第一位。為此,本鋼集團多次對采購中心提出,必須盡可能增加鞍鋼鐵精礦采購量。
為促成“鞍本”合作,確保地方鐵精礦供采成功,本鋼集團相關負責人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今年8月份,雙方初步達成合作共識。10月1日,鞍鋼礦業公司正式供貨。僅10月份,本鋼集團就購進鞍鋼鐵精礦7.78萬噸,為企業降低采購成本近200萬元。據測算,當月入爐成本降低318萬元。
據了解,在協議中,除保證今年正常供應外,從2020年開始,鞍鋼將每月向本鋼供應9萬噸鐵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