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時,青鋼集團第一高速線材廠生產的最后一卷線材打捆完成,標志著我市第一個高速線材廠圓滿完成20多年的歷史使命,正式退出青鋼生產運行序列。同時,也意味著青鋼這家我市重點搬遷企業向搬遷發展、轉型升級邁出了重要一步。按照搬遷計劃,青鋼將于2016年完成老廠區全部關停、新廠區全部建成投產的目標,年可減排廢水84.6萬噸、二氧化硫940噸。
“我們這些老職工親眼見證了一高線20多年的發展變化,如今就要停產了,心里感到十分的不舍。”
青鋼第一高速線材廠電氣工人、1988年參與建廠的張瑞祥說。第一高速線材廠主體設備是上世紀80年代末從英國曼徹斯特鋼廠引進的二手設備,于1990年7月1日建成投產,到今年2月份,已累計生產鋼材829.37萬噸,為青鋼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我市鋼鐵領域第一個高速線材廠,該廠在低碳焊接用鋼盤條、合金焊絲用鋼盤條、小規格盤條、高牌號優質硬線等高端品種鋼材的研發生產上起到了引領作用,并為青鋼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青鋼集團董事長王君庭表示,提前關停第一高速線材廠,將對青鋼目前的生產經營和市場開拓造成不利影響。“但從企業搬遷發展的大局著眼,統籌考慮淘汰落后產能、改善環境質量、迎接世園會等社會積極因素,我們要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搬遷計劃,就必須克服困難,加快老廠區停產步伐。”據了解,青鋼目前開始對生產線進行關停,比國家和山東省的關停要求提前了近兩年時間,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關停后,年可減排廢水84.6萬噸、二氧化硫940噸、氮氧化物300噸、煙粉塵367噸,將有效改善我市特別是李滄區的生態環境,為世園會召開和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發揮積極作用。
據悉,位于青島董家口的青鋼新廠區將建設8條國際一流的線材生產線,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實行一流的管理,體制、機制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使新青鋼全面實現轉型升級,建成全國鋼鐵企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