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為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運載鐵礦石的船舶在長沙蔡家洲航電樞紐大壩之下積壓達到5萬余噸,造成多個礦種的庫存告急。2月7日一上班,湘鋼立即緊急會商,向湖南省水運管理部門和長沙市政府、長沙海事局尋求支持,主要是增加湘鋼運礦船只在長沙航電樞紐蔡家洲大壩船閘“綠色通道”的通過數量,并且在大壩下游提高湘鋼運礦船的裝載量。2月8日當天礦石水運到達量達到3.6萬噸,遠遠超過正常時段日平均到達2.5萬噸的水平。近期,湘鋼原料水運平穩,沒有出現壓貨的現象。據湘鋼物流中心有關主管人員介紹,“綠色通道”給湘鋼的優先通行權,超過了對電廠運煤船只的重視傾斜。
2013年,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水運物流的總量突破1000萬噸,達到1050萬噸,是湘江航運的第一大戶。其中的80%為到達貨物,主要為進口鐵礦石,此外還有國內礦和進口煤炭。據了解,2014年湘鋼的水運總量目標是超過1100萬噸,增長最為明顯的部分預計為進口煤炭,將比2013年翻好幾番。
根據華菱集團“1+5”發展戰略,憑借擁有大宗水運貨源業務基礎和產業鏈聚集能力等優勢,水運年業務量力爭達到3000萬噸以上,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當地政府和交通海事部門大力扶持,在原有為湘鋼開辟的原燃料運輸“綠色通道”的基礎上,給予更多的通航便利。于2012年10月投入使用的湘江長沙航電樞紐工程,使自望城以上直至衡陽的湘江水位上升2米以上,形成了帶狀濱水庫區,大大改善了船舶的通航能力。最近湖南省把海事局變更為水運管理局,旨在強化管理職能,適應湘江水運發展的形勢要求。湘鋼希望,礦石和煤炭等原料到達船只走“綠色通道”的比例從不到30%上升到60%~70%。這樣不僅增強對湘鋼生產的保障能力,還可降低水運成本。如從岳陽城陵磯港到湘潭,走“綠色通道”的船運費可降低7元~1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