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需求產生顯著負面影響
麥肯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國內建設和生產活動造成顯著影響,其中建筑行業和制造業復工率均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根據期初和期末庫存量、期間產量及凈出口等數據推算,2020年春節后兩周中國鋼材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30%,實際投入消費的鋼材可能更少。結合疫情因素,麥肯錫將2020年中國鋼鐵各季度需求狀況展望分為較快、基準、較慢三種情景,預計一季度中國鋼材需求將顯著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原預期下降13%~21%。
麥肯錫預測,2020年全年中國鋼材需求量設為9.02億噸,但結合實際疫情控制情況,預計鋼材需求或將呈以下情景:一是恢復快,力度大。第二季度后需求強力反彈,部分彌補一季度需求下降,全年需求和前期預測基本持平。二是基準。后期需求部分彌補一季度的下降,但全年需求仍略低于前期預測。三是恢復慢,有反復。后期需求難以彌補一季度的下降,全年需求顯著低于前期預測。
麥肯錫認為,2020年全年中國鋼鐵市場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二季度后疫情控制情況,包括境外輸入控制。從中長期看,如當前中國國內疫情控制維持向好局面,境外輸入影響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二季度起延滯鋼材需求將分行業逐波釋放。
一是建筑行業: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驅動下,為彌補工程延期,基建等行業需求預計恢復較快,二季度后或將啟動一大批基建項目,其中新增醫療、5G、農村基建項目將構成新的需求。從中長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對建筑行業的影響較為有限,建筑鋼材長期需求基本保持穩定。
二是機械行業:中國擴大最終消費、穩定制造業投資、減費降稅等政策的落實,將對機械行業起到穩定與推動作用。疫情緩解后機械行業將逐步回歸常態,總體上機械行業受疫情影響較為有限,全年鋼材需求基本保持穩定或小幅下降。
三是交通行業:疫情對年內汽車行業影響偏負面,特別是湖北地區汽車產量約占全國8%~9%,并且零部件配套企業眾多,對汽車產業鏈影響大。疫情控制后,抑制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釋放,但鋼材需求更多取決于汽車企業能否恢復正常生產,預計汽車行業對鋼材需求將承壓。
供應方面,由于受疫情沖擊,中國各地交通、原料供應和復工受阻,短期內給鋼鐵企業生產造成很大困難。比如高爐產能利用率從1月的約77%下降到2月中下旬的約73%,粗鋼產量出現下降。 “鋼鐵產量下降更多由短期客觀困難造成,而不少鋼鐵企業仍對后市謹慎樂觀,預計隨著疫情逐步緩解,中國鋼鐵企業生產將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麥肯錫分析。
利用數字化機會窗口彎道超車
麥肯錫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鋼鐵行業帶來的短期壓力十分顯著,鋼鐵企業承壓嚴重。
短期內,一是安全第一,做好疫情防控。二是量入而出,關注資金庫存。中國鋼鐵企業普遍面臨成品庫存高企、銷售收入銳減的巨大壓力,要及時評估資金風險,對重大支出、投融資計劃及時調整,生產計劃要關注資金和庫存實際情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三是靈活應對,做好生產組織。疫情期間供應鏈情況,包括庫存、運輸條件、人員到崗、工作方式等都與往常有很大不同,生產組織部門要根據實際條件組織生產運營,對各單位的要求和考核要及時調整,并確保溝通及時到位。四是順勢而為,合理安排檢修。在疫情防控期間人財物等條件很難迅速恢復到支撐市場需求和正常生產的水平,在目前市場和生產困難時期,要重新審視檢修計劃、適度提前部分檢修,既有助減輕庫存壓力,又可為市場恢復提前準備。五是關注伙伴,共同抵御困難。鋼鐵企業上下游伙伴多,經營情況和抗風險能力迥異,要及時關注關鍵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經營情況,找“最大公約數”和多贏方案。
中期內,一是腳踏實地,及時調整目標,在疫情影響下,鋼鐵行業和市場情況已發生重大變化,企業要腳踏實地及時調整年度目標,并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二三四季度目標,切莫被不變的KPI束縛。二是緊貼市場,捕捉經營機會。在中期市場復蘇階段,各地各行業受疫情影響不同,復蘇速度不同,鋼鐵企業需要緊貼市場變化,動態把握區域投放和產品組合中的經營機會。
長期內,一是堅定信心,苦練運營內功。長期來看,鋼鐵企業要堅定信心推動精益運營轉型,在運營績效和企業健康兩方面下功夫,要提升自身競爭力跑贏市場,平時能取得更高利潤,困難時能提升抗風險能力。二是擁抱變革,推動智能轉型。疫情期間不少鋼鐵企業已經借助數字化能力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但擁抱數字化變革不止于此。三是戰略規劃,提前布局發展。除做好精益運營創造效益的“分內事”,鋼鐵企業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思考未來5~10年戰略規劃,回答好 “何處競爭、哪里競爭、如何競爭”的關鍵三問,必將有助于企業集中中長期資源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