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冶金商會常務副會長、德龍集團、新天鋼集團董事長 丁立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民企責任擔當
10月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我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有感觸。這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系統總結了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作為民營經濟人士,我們為“十三五”以來我國取得的各項輝煌成就感到自豪。
會議對為我國今后五至十五年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對我國發展路徑和改革路徑指明了方向,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更加堅定了我們民營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國家經濟建設的信心和決心。2020年全國稅收民企貢獻59.7%,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真抓實干,專注主業,苦練內功,貢獻更大的民企力量。
2021年1 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班發表重要講話,點名五中全會公報的核心要義,做出三個新判斷: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中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構建新發展格局。
未來三十年,是中國富起來、強起來發展重要機遇期;未來十年,是中國鋼鐵行業發展黃金時期。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下,我們要聽黨話,跟黨走,提振信心,堅定信念,積極投身國家戰略,與中國鋼鐵行業品種質量、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方向同心共進,在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的道路上,踐行民營鋼鐵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二、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鋼鐵行業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中國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實現了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2020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鋼鐵行業2020年的整體情況還是好于2019年。在全球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9%的大環境下,我國全年粗鋼產量超10.5億噸,同比增長5.2%,其中民營鋼鐵企業產量預計6.66億噸,占全國63.21%。鋼材消費量預計為9.72億噸,同比增長7%。今年鋼鐵行業在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為支撐我國宏觀經濟快速復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德龍集團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并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的“紅色、精益、綠色、創新、數字、幸福”六大發展理念,在集團內部形成了廣泛共識。我個人也深刻認識到,民營企業得以健康的發展既源于企業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偉大的時代、偉大的黨,在內心深處真正做到“心中有黨”。
我本人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一方面身體力行地引領德龍集團全體員工保持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將認識落實到行動中,專門聘請兩位原正廳級干部擔任德龍集團和新天鋼集團的專職黨委書記,配齊配強黨委班子,指導兩個集團的黨建工作。并在中組部、全國工商聯等部門的指導下,集團圍繞企業發展實際,總結提煉了“紅色德龍”、“紅爐鑄魂”黨建模式和品牌,發揮黨建在企業混改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形成了非公黨建特色品牌。
三、黨建引領下,德龍集團為行業貢獻了“三個標桿”
2020年,德龍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緊緊圍繞提升集團發展核心和綜合競爭力,“靜定專精”推動企業發展,實現了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的雙戰雙贏。德龍集團(包括新天鋼集團)全年實現鋼產量2955萬噸,營業收入1327億元,實現稅金超30億元。多項工作開創先河,為行業貢獻了“三個標桿”。
(一)響應國企改革政策號召,打造國企混改標桿
2020年是新天鋼集團混改后的第一個完整自然年,也是混改進程中的關鍵一年。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規模混改案例,新天鋼備受社會各級關注,混改過程中,得到了國務院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持續關注、關心和支持。新天鋼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攻堅克難、拼搏進取,時光不負奮斗者,2020年集團取得長足進步。不僅實現了混改實質性落地,而且經營業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企業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一是堅持穩定發展,確保了數萬名職工就業穩定、生活條件改善、收入穩定增長;二是堅持綠色發展,以環保創 A 為目標,混改后技改和項目建設總投入 105 億元,其中環保類項目投入 30 億元,深度推進超低排放改造;三是堅持精益發展,企業管理日趨精益,生產節奏不斷加快,各項紀錄屢被刷新;四是堅持創新發展,激發技術人才創新活力,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三家獲評高新企業,重塑企業創新精神;五是堅持智能制造,全流程實施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工業互聯網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2020年,新天鋼集團生產粗鋼 1994萬噸,完成工業總產值 849億元,利潤總額40多億元,實現稅金15億元。
新天鋼人用執著與堅定、拼搏與奉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兌現了對政府的承諾,對股東的承諾和對廣大職工的承諾,也用不懈的奮斗證明了自己。
(二)推進綠色生態建設,打造環保治理標桿
德龍鋼鐵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秉承“盡社會責任,創綠色財富”的環保觀,積極參與三大攻堅戰之一的污染防治,致力于打造行業內樣板工廠。按照“瞄準世界先進標準,環保投入不設上限”的要求,德龍先行先試,率先在行業實現全工序、全流程、全方位環保超凈排放。
目前,全國鋼鐵行業一共7家環保績效A級企業,德龍集團下屬企業占2家,一家短流程企業玉田金州實業公司,一家長流程企業邢臺德龍鋼鐵公司。同時也是民營企業中唯一一家達標A級環保的長流程企業。此外,德龍也被認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在生產鋼鐵企業中第一家。
(三)響應“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打造鋼鐵“走出去”標桿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德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謀劃鋼鐵產業走出去,最終在印尼建設德信鋼鐵項目。項目建設以來,得到了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閣下多次親自過問項目進展。我們認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會推進企業深入參與國際循環,對外投資的規模將會持續加大。鋼鐵企業“走出去”,既是參加“一帶一路”建設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具體體現,更是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優化鋼鐵產業結構的具體實踐。
經過三年建設,2020年3月底,德龍在印尼建設的德信鋼鐵項目全線投產。德信鋼鐵是目前走出國外建設實體長流程企業,并在生產運營中的規模最大的單體鋼鐵企業,并且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為鋼鐵行業走出去做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計劃2-3年內,實現印尼德信2000萬噸鋼、1000萬噸焦化和1000萬噸水泥的規劃目標。
四、2021年,在新發展理念下,聚焦改善創新進取,推進企業做優做強
2021年,在新發展理念下,德龍集團將全面推進新一輪五年規劃的落地實施。我們將2021年定位為“進取年”,堅持以打造“超強競爭力”為核心,沿著國內做強、海外做優兩條主線,深入貫徹“劣變優,優變強” 的進取觀,圍繞培育企業競爭力深耕細作、創新進取,努力打造非公黨建、綠色制造、精益管理、創新發展、幸福德龍“六大標桿”。
(一)強化黨建引領,把握企業發展方向
作為一家依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德龍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導向,將學習宣傳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企業的生存力、競爭力面臨嚴峻考驗。立足新階段、踐行新理念、服務新格局,對黨建工作在政治執行力、判斷力、領悟力上提出更高要求。2021年,德龍集團將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扎根實業、深耕主業,將黨建轉為企業發展的凝聚力、生產力和競爭力。
(二)強化行業自律,促進供需市場平衡
最近幾日,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厚板等產品,在實際產量略降的情況下,庫存卻呈明顯上升趨勢,無論是廠庫存還是社會庫存,漲幅較大。2020年底,各地約8000萬噸置換鋼鐵產能集中投產,給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工信部日前提出,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2021年產量同比下降。德龍集團堅持按需定產,依照訂單進行生產組織,合理調整生產節奏,有效控制鋼材庫存水平;同時加大依靠技術創新的工作力度,從追求規模效應轉向質量效應,提升發展質量。通過我們行業自律,共同促進鋼材市場供需平衡,確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能環管理,集中精力減排降炭
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作出莊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鋼鐵行業義不容辭。加快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壓減企業主營產品碳排放比例等一系列待解決問題迫在眉睫。
德龍集團和新天鋼集團根據企業自身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出了“低碳發展,高效節能,打造鋼鐵行業低碳冶煉標桿”的發展理念,制定了低碳發展目標:2021年發布低碳冶金路線圖,2022年起噸鋼碳排放量力爭逐年降低,早于行業一年完成碳達峰,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規劃符合集團自身特點的碳達峰、碳中和策略,并且持續跟蹤,及時調整行動計劃。
為落實企業低碳發展理念和目標,2021年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可執行措施,集中精力減排降碳。具體如下:
一是持續改善兩大集團企業內部節能環境,強化冶金全過程節能管理。加大推動節能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提升設備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耗總量,促進企業低碳生產運行。
二是加強碳排放源頭管控,進行企業能耗分解預測研究。根據企業技術發展水平及各部門排放系數,規劃“十四五”、“十五五”企業節能降碳具體措施。確保企業順利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三是推進企業能源利用結構逐步走向清潔低碳化。加速布局氫還原技術、CCUS(碳捕集及封存利用)技術,同時在企業已開展清潔能源項目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加快建立與電廠之間的直購電業務,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加大購買綠電比例;降低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強度,實現從傳統能源消耗走向低碳綜合能源融合消耗的發展道路。
四是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瞄準新一代清潔高效可循環生產工藝、節能減碳及二氧化碳循環利用技術、化石能源清潔轉化與利用技術等,增加科技創新投入,提高企業自身的低碳標準。
五是積極參與京津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著力提升企業碳資產管理能力。增加綠色低碳投資強度,加快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企業碳資產管理,全力落實碳排放減排承諾重要政策。
(四)努力發掘國內外資源,保證產業鏈安全
目前,鐵礦石、焦炭價格不斷上漲,處于歷史高位,焦炭、廢鋼價格也在上漲,給企業生產成本帶來較大壓力。2021年,德龍集團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緩解原燃料的高成本壓力。
1、鐵礦石方面
中國2020年進口鐵礦石11.7億噸,創歷史高位,較上年增加9.5%,國內港口外礦庫存1.2億噸處于相對低位,中國對外礦依存度達70%以上,行業多采用普氏指數定價,外礦定價話語權仍在國外。
(1)國外:與四大礦山及主要海外礦山簽訂長協,穩定鐵礦石供應渠道。同時發掘四大礦山之外的鐵礦資源,與全球多地區礦山開展合作,參與礦山開發,努力打破鐵礦寡頭壟斷壁壘。大力開發非主流鐵礦資源,提升非主流鐵礦的使用比例,減少對主流礦山的依賴,并能降低生產成本。例如幾內亞西芒鐵礦。
(2)國內:加大國內鐵礦的開發力度,與國內礦山強化合作,助推國內礦山提質提量,增加和穩定國內礦供應渠道。
2、煤焦方面
2020年焦化新舊產能轉換,新產能釋放速度較慢,而鋼企高開工率對焦炭的需求居高不下,焦炭資源持續緊張,鋼廠焦炭庫存始終地位徘徊,下半年焦炭價格一路狂飆,連續上漲14輪,累計漲幅近千元,焦炭緊張局面還將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
(1)國外:積極與海外煤礦山簽訂長協,鎖定資源。
(2)國內:與焦煤、焦炭礦廠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量價互保,穩定外購到貨量,確保供應量和庫存量在安全區間。
(3)向上延伸供應鏈,整合上游的煤礦、焦化廠,以及合金等其他爐料生產廠,確保供應鏈的安全,可持續的穩定供應。
3、廢鋼方面
加大國內廢鋼和進口可再生廢鋼資源的渠道開發,增加廢鋼使用比例,降本增效。按照國家政策和部署,適度提高短流程廢鋼煉鋼比例,一定程度上減少鐵礦石的進口,減少碳排放,清潔煉鋼。
(五)實施科技強企戰略,大力發展特色產品
集團成立技術研究院,加大科研投入,依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全力推進技術課題研究,開發高附加值新產品,使德龍和新天鋼集團成為區域一流的中厚板、棒材供應商,國內一流的流體輸送管用鋼、交通運輸用鋼、高強結構鋼、涂鍍板供應商,國內最具實力的高強預應力、電梯繩、精密合金長材生產基地。同時,跟緊市場需求,盯緊行業前沿新技術,重點關注低成本礦應用、非高爐煉鐵、潔凈冶煉、薄帶鑄軋、氫能利用、冶金固廢處理等領域,以科技創新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六)加速智能制造改造,打造行業競爭新優勢
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字化和智能化,也就是數字化轉型,集團提出數字德龍、數字新天鋼經營理念,數字化轉型已經涵蓋產、供、銷、人、財、物所有業務領域,已經基本形成德龍模式。
近年來,我提出建設“數字德龍、數字新天鋼”的要求。我們聯合阿里、金蝶、華為等新基建領域的頂級資源,引入高精尖的數字化人才,加速數字化轉型、加速智能化建設、加速工業互聯網發展。通過數字化轉型,把成本做到最優、效率做到最佳、風險完全可控、數據完全真實、經營無限貼近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管理無限貼近現場和一線員工,促進集團規模優勢、協同效應的充分發揮,提高綜合競爭力。
當前,鋼鐵行業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考驗,但未來發展方向已明確。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解決行業痛點,聚焦根本任務,謀篇布局、同頻共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共建鋼鐵行業發展新格局,推動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