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維定式,全面推行“七室制”改革。煉鋼部將全面推行廠管作業區改革作為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管理高效的必然選擇。借助改革之機,該部卓有成效地實施了“兩合并、四上劃、三同步”改革思路,“兩合并”即生產運行室與技術質量室合并成為生產技術室、連鑄作業區與精整作業區合并為連鑄作業區,建制單位減少28.6%;“四上劃”即工程技術人員、材料員、安全員、綜合員四類人群均劃并專業室統一管理,縮短了管理鏈條,優化了資源配置,突出專業屬性,奠定了高效基礎;“三同步”即黨組織重組建立、制度梳理修訂、人員重新競爭上崗與機構改革同步進行,實現了組織體系與改革重組同頻共振。目前,該部已形成了“七室制”組織架構,即黨委工作室(綜合管理室)、生產技術室(安全環保室)、設備運維室等三個專業職能室,原料、煉鋼、連鑄、吊車四個生產運行室,形成職能科室抓管理、運行科室抓執行的高效運營管理模式,打造了企業揚鞭奮進開新局的生機態勢。改革后,各運行室輕裝減負,工作效率提升,生產指標顯著提高。今年1月份,該部連續突破日產記錄,最高日產達89爐。在1號轉爐年修7天的困難情況下,仍然實現月產57.15萬噸,折合年產量673萬噸,突破設計產能650萬噸水平;2月份產量54.1萬噸,折合年產量705萬噸,超過全年挑戰目標值680萬噸。
人力資源充分優化,企業發展充滿生機。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在改革中如何釋放活力動力,實現新老交替,一直是該部黨委班子高度關注并著重解決的難題。他們充分運用改革之機,在履行民主決策程序的基礎上,嚴格落實各項招聘規范與要求,完成管理與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招聘工作。在堅持德才標準的基礎上,把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為識別考察干部選用標準,平穩順利完成全部崗位過渡工作。干部結構得到有效改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先后有10名“80后”職工聘任到B、C級關鍵崗位,占競聘崗位人員14%,與此同時,加大干部掛職臺階鍛煉,先后有2批次16人任職掛職單位主任助理、副主任等崗位。該部已建立形成管理序列6人、專業序列16人、操作序列40人的后備人才隊伍,形成一大批未來發展急需的中堅骨干力量。他們通過積極開展設備精細化管理,聚焦鑄機精度“瓶頸”,依托內部技術優勢對內組織連鑄輥自主修復,對外開展輥面堆焊層長壽化攻關,并組織推廣高效噴嘴應用,鑄機精度得到保證,輥縫合格率和中間裂紋合格率穩定控制在93%以上。一季度,該部設備故障比去年同期降低近28%,檢修時間累積壓縮47.07小時,設備綜合效率對比歷史平均水平提升15.52%,為實現產能最大化提供設備支撐和保障。
借三項制度改革之機,再添發展新動力。該部在三項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從轉變作風、強化治理入手,先后開展了不規范勞動關系整治,目前已有4名人員返崗。籌劃召開“勇擔當、敢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現場會,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凝聚披荊斬棘的新動能。與此同時,該部加大e考核的創新實踐,推動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單化、表單信息化,充分利用員工績效杠桿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該部通過不斷優化廢鋼配比模型,根據生產實際優化采購品種、分鋼種管控鐵鋼比、合理搭配槽重、適時使用發熱劑,一季度,鐵單耗指標控制在900kg/t鋼以下,極大提高了鋼坯資源。通過鋼質代碼整合、中間包耐材提壽、調寬及連澆工藝優化攻關等措施,單中包連澆罐數達到8.29爐,澆鑄時間控制在44分鐘以內,連鑄機作業率達到90%以上。一項項攻堅舉措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證,為建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煉鋼樣板工廠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