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鋼公司始終圍繞如何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能、余壓、余熱資源,努力建設以鋼鐵制造功能、能源轉換功能為中心的內部良性循環經濟運行體系,建設了一批余熱余能發電項目。截至去年底,已擁有高爐壓差發電、飽和蒸汽發電、燃氣發電、背壓發電在內的各種類型發電機組13臺,基本實現了余熱、余壓、煤氣資源化。
今年按照職代會提出的目標,遷鋼公司電力作業部將自發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提出“精心做好煤氣平衡,先保蒸汽,后保高效機組運行”的措施,層層細化指標,將壓力迅速傳導到每一名干部職工,全力打響沖刺自發電指標任務的攻堅戰。電力作業部加強對發電機組的管控,保證生產穩定順行的同時,認真組織好現有機組的發電工作,根據各機組運行效率和煤氣供應情況,以效益最大化為原則,通過對工藝進行調整,建立發電負荷科學分配運控模型,科學、動態平衡煤氣供應,確保發電機多帶負荷,使自發電量明顯增加。同時,他們主動延伸管理,建立聯動協作機制,提高工序配合度,實現各單位與發電工藝的匹配銜接。特別是在主流程開展檢修時,電力作業部通過準確掌握下游用戶檢修時間,與相應發電機組效率進行匹配,再合理確定機組是否停機、停機時間。以熱軋檢修為例,由于熱軋停機,富裕煤氣增多,但還要保證高爐煤氣零放散,這就需要電力作業部開啟備用機組。根據公司移峰填谷工作安排,檢修一般是早晨8點停機。備用發電機組雖然要求必須隨時具備啟動條件,但機組啟動后并網還需要4-6小時,為保證機組效益最大化,都將啟動時間安排在凌晨3點左右。
保障發電機組穩定運行,設備是關鍵。遷鋼公司設備專業細化檢修時間、內容、標準等,實行“狀態檢修”,即在做到對設備運行狀態了然于胸的基礎上,結合高爐檢修及時開展機組檢修“消缺”工作,將動態檢修和計劃檢修結合起來,力求將設備隱患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檢修時,采用指導書和工藝卡相結合的方式,對檢修部位、方法、流程、標準進行一一明確,以確保檢修質量。同時,加強日常設備巡檢維護,貫徹執行“違規操作零容忍、設備缺陷零容忍、違章指揮零容忍、工作懈怠零容忍”的要求,確保發供電設備高水平、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