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上,圍繞鋼鐵、地煉等8個行業,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其中在鋼鐵行業上,到2022年,轉移退出煉鋼產能2141萬噸、煉鐵產能2238萬噸。其中,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不含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鋼鐵產能原則上全部轉移退出,合計煉鋼產能1886萬噸、煉鐵產能1975萬噸;通道城市外煉鋼產能255萬噸、煉鐵產能能26萬噸。2021年退出煉鋼產能465萬噸、煉鐵產能507萬噸;2022年退出煉鋼產能1676萬噸、煉鐵產能1731萬噸。鼓勵膠濟鐵路沿線地區的鋼鐵產能提前轉移退出。因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造成無法實施的,可視情況報省政府同意后相應調整。
此外,焦化行業、煤電行業、水泥行業、輪胎行業、煤炭行業、化工行業亦明確了“淘汰落后”相應目標。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行動方案》提出了9條推進措施,其中提出“實施兼并重組”。鼓勵行業優勢強企以資產為紐帶,積極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展產能減量置換、指標交易、股權合作和兼并重組,多措并舉推進“小散亂”企業整合退出,打造綜合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上,聚焦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領域,以及紡織、建材建筑、體育等代表性產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創新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手段,大力開展改造提升工程,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活力迸發,向國際國內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突破。五大傳統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7%以上,到2022年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0%。
《行動方案》提出,精品旅游產業上,圍繞旅游休閑度假、酒店餐飲等重點領域,培育壯大濟南市精品旅游、泰安市旅游等9個產業集群和濟南文旅發展集團、東營藍海股份等7家領軍企業。到2022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1000億元。在現代金融服務業方面,圍繞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領域,培育壯大濟南市產業金融集聚區、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產業集群和齊魯銀行、中泰證券等5家領軍企業,抓好濟南中央商務區、濟南漢峪金谷、山東新金融產業園、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煙臺山基金小鎮、業達基金谷等6個重點園區建設。到2022年,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5%左右。
在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推動新興產業壯大規模、增量崛起,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五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9%以上,到2022年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