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東燒廠十幾公里外的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實驗室里,汽車鋼EVI團隊的4臺檢驗機器不停歇地運轉著,團隊成員每天堅守在實驗室跟蹤實驗數據,“我們要為客戶提供準確數據,確保鞍鋼新產品更快打入市場。”僅1至4月,該團隊就為客戶解決了22項零部件制造關鍵技術。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乘勢而上,外抓市場、內促改革,“市場+改革”發展之路越走越寬,1至4月,實現利潤總額10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鞍鋼集團迎來“十四五”嶄新開局。
展開這份成績單細細讀來,便會發現這是一份成色十足的高質量發展“答卷”——
1至4月,鞍鋼集團多項指標在行業中排名大幅躍升:
噸鋼利潤行業排名第二,比2020年同期進步44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60名;
利潤總額行業排名第二,比2020年同期進步10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13名;
銷售利潤率行業排名第七,比2020年同期進步43名,比2019年同期進步61名;
……
一個個在行業排名大幅攀升的高含金量指標,不僅描繪出鞍鋼集團蓬勃向上的發展軌跡,更是對鞍鋼集團苦練內功、深挖內潛而取得優異成績的最佳印證。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鞍鋼集團完成了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兩項改革”,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為“十四五”高起點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在解決“穿著棉襖游泳”之后,鞍鋼集團繼續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深化市場化改革,以起跑便是沖刺的狀態努力實現“7531”奮斗目標。面對鋼鐵業迎來高景氣周期,鞍鋼集團不等不靠不隨行就市,自我加壓、自我革新,吹響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市場+改革”的“沖鋒號”。全面推廣朝陽鋼鐵改革經驗,深入推進以“授權+同利”為核心的市場化改革,把權力責任放下去,把效率效益提上來,抓住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打破利益固化藩籬,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熱情,一個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微觀市場主體接踵而來。對標世界一流、提質增效等一系列“組合拳”,使人、財、物和供、產、銷各個環節的努力方向更加清晰,一個個精準有力的措施使潛力不斷迸發,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效益最大化。
多項指標大幅提升并位居鋼鐵行業前列,不僅得益于集團內部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也得益于市場的開拓、服務的提升。鞍鋼集團始終保持清醒認識,提出越是在市場有利時機,越要苦練內功,提升本領,才能保持持續的競爭力。今年以來,鞍鋼集團抓住有利契機,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從國內、國外雙管齊下,結合國內產業和消費升級趨勢帶來的新變化,立足于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穩渠道、擴規模,拓展市場空間,今年前4個月,外貿系統營業收入同比增加66%,利潤同比增加38.5%。
上下齊心加油干,乘勝追擊勇向前。今年以來,鞍鋼集團一次次超越自己,刷新了一個又一個歷史紀錄,呈現出增產、降耗、增效的良好態勢,為“十四五”戰略目標實現打下了好基礎、創造了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