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紅鋼高線綠色低碳直接軋制技術改造項目開工,開工儀式在紅鋼軋鋼廠舉行,標志著紅鋼順應國家環保發展戰略,朝著實現碳中和方向邁出關鍵一步。
高線綠色低碳直接軋制技術是指將連鑄后帶有余熱的鑄坯通過保溫及補熱直接送入軋線進行軋制的技術,具有節約能耗、減少排放、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等特點,已成為鋼鐵企業關注和推進的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提質降本和“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創新舉措。在國家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紅鋼公司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按照國家發展政策和中國寶武及昆鋼總體規劃要求,堅持走循環經濟、綠色發展道路,積極組織實施了紅鋼高線綠色低碳直接軋制技術改造。該項目是在紅鋼連鑄和軋鋼區域現有設備基礎上,通過增加弧形輸送輥道、廢料剔除裝置和電磁感應加熱爐等設備,實現鋼坯直接軋制,降低鋼坯加熱成本。
該項目完全滿足國家環保政策和綠色低碳的要求,符合國家和昆鋼的環保發展戰略,項目靜態總投資1498萬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創效850萬元,可有效降低紅鋼公司煤氣加熱比例,每年可減少CO2排放9.38萬噸、減少SO2排放1.78噸、減少NOX排放7.86噸,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