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關鍵詞是基本匹配。基本匹配是今年宏觀調控對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和名義經濟增速三者之間關系的界定。
9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8.3%,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同比增長10%,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0.2%。
6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8.6%,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同比增長11%,與上月末持平。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環比增長1.3%
3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同比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
上面三組數據是對“基本匹配”的詮釋。央行的判斷是“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既然符合既定政策目標,當前的貨幣政策格局就有必要保持相對穩定,局部微調政策則會更加強調精準施策。
第二個關鍵詞是房地產金融。央行強調“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平息了此前房地產金融出現的一絲混亂,但金融機構調整信貸投放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做出選擇。
個人住房貸款方面,有漲有落,與同期商品住宅銷售金額基本匹配。從金融機構的角度考量,則是對房地產行業風險偏好的下降。央行認為,部分金融機構對政策存在誤解,“紅檔”房企原本應該得到合理支持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業資金鏈緊繃。
有鑒于此,今后一段時期內,指導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將成為央行和銀保監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第三個關鍵詞是降準預期。7月15日的降準,雖然是普降,但指向的是小微企業。大水漫灌式的貨幣操作早已被央行摒棄,而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在精準度上要優于降準,也是近幾年來央行青睞的流動性調控工具。
后續降準會不會來、何時來,取決于宏觀經濟走勢和中觀、微觀經濟的需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實現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目標需要變相降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降準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如大額公開市場操作等)甚至定向降準的支持。
因時而動,因勢而動,審時度勢,精準滴灌,這是三季度GDP增速“破5”之后貨幣政策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