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改制,讓濟源鋼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鋼企體制機制創新映射著中國鋼鐵的巨大飛躍。“濟源鋼鐵是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縮影,是黨的堅強領導和改革開放為濟源鋼鐵提供了強大發展動力和市場機遇,也是濟源鋼鐵人抓住機遇、團結拼搏、創新發展的結果。”駱鐵軍在會上表示。始建于1958年、原冶金部56家地方骨干鋼鐵企業之一的濟源鋼鐵,改制前僅是一家年產30萬噸鋼的地方小鋼廠;改制后,經過20年的探索、轉型和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年產500萬噸鋼且頗具競爭力的一家大型特鋼企業。“正是改制,讓濟源鋼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駱鐵軍說。
駱鐵軍總結了濟源鋼鐵走出的發展道路:一是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濟源鋼鐵由生產普通建筑鋼材轉型為生產工業制造用鋼,產品結構實現了“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躋身中國優特鋼企業第一梯隊。二是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發展之路。濟源鋼鐵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及研發投入,近年來共開發出300多種優特鋼品種,企業持續發展實力更強。三是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濟源鋼鐵重視社會責任和使命,引進先進工藝技術,建立了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四是走出了與地方和員工共同發展之路,為地方創造了大量就業和稅收,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十四五”時期,鋼鐵行業迎來重大戰略機遇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鋼鐵行業任重道遠。”在分析當前鋼鐵工業運行情況時,駱鐵軍說。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挑戰,鋼鐵行業既要適應變化,又要面向未來;既要著眼當下,又要謀劃長遠。尤其是在當前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的市場局面下,鋼鐵行業要高度關注以下3個問題:一是隨著世界鋼鐵產能的逐漸恢復和中國鋼鐵生產強度較大幅度的調整,要高度關注全球鋼鐵生產格局、市場格局,特別是競爭格局的變化;二是不僅要看到中國鋼鐵生產規模的調整,更要高度關注鋼鐵下游消費趨勢的變化;三是不僅要看到全行業限產措施顯現的階段性正面市場效應,更要高度關注產能產量“雙控”過程中如何形成行業自律的制度性問題。”
駱鐵軍在談到“十四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時強調,“十四五”是我國鋼鐵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我國經濟將繼續穩定復蘇、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也必將為鋼鐵需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鋼鐵行業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建成鋼鐵強國的重大戰略機遇。鋼鐵行業要把新發展理念融入“一個根本任務、兩大發展主題、三大行業痛點、一個進程”的全行業重點工作中,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初心使命,繼續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加速結構調整,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塑造競爭新優勢,實現鋼鐵產業優化升級,邁向國際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