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D“世界級鋼鐵公司”排名看重企業的前瞻性管理、規模以及從原材料到下游業務的整合程度。自2002年以來每年根據鋼鐵企業發貨量、規模、擴能、位于高成長市場及成熟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技術革新、環境與安全、定價能力、退休福利負擔、盈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等指標進行評分并發布競爭力排行榜。
中國寶武表現
此次是中國寶武繼2017年競爭力排名第十位之后,時隔四年再度進入全球鋼企競爭力排名前十的行列,而寶鋼集團最后一次進入前十位是在2012年,排名同樣是第五位。在此次競爭力得分中,與競爭力排名第一的浦項相比,從評分因素看,中國寶武在規模、產能擴張、靠近下游用戶方面均為滿分10分,而浦項的這三項得分分別為9分、8分和8分;資產負債表,并購、聯盟和合資兩項的得分與浦項相同,均為滿分10分;但在國內市場定價能力、高附加值產品、轉換成本與收益、削減成本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擁有鐵礦、下游及非鋼業務等權重較高的因素方面得分仍有差距。
排行指標整體情況
與去年相比,今年進入世界級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的企業總計35家。WSD在報告中表示,這35家鋼鐵企業從整體來看,財務業績改善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全球性的需求改善和鋼材價格走高。35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的凈債務與EBITDA比率低于0.5,其中23家公司的數字為1.0或更低。另一方面,處于“擴張”模式的公司數量可以說是WSD開始發布這些排名以來最低的。這無疑反映了全球鋼鐵產能供過于求的情況,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就已經很明顯了。WSD稱,對于未來的排名,正在考慮增加新指標或調整個別指標,因為“綠色鋼鐵革命”重新定義了“世界級鋼鐵制造商”的含義。
入榜鋼企排名變化
與去年相比,競爭力排名前十的鋼鐵企業發生了較大變化。今年浦項、紐柯、謝維爾和俄新鋼繼續排名前四;中國寶武由去年的第11名大幅躍升至第五名;奧鋼聯由去年的第五名下滑至第九名;日本制鐵由去年的第六名后移一位至第七名;安賽樂米塔爾與日本制鐵位置互換,排名前進一位至第六名;鋼動力公司與去年一樣穩居第八名的位置;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退出前十,由去年的第九名下滑至第12名;耶弗拉茲退出前十,且大幅下滑至第17名;塔塔鋼鐵公司從去年的第12名挺進前十,排名第十位。
中國鋼企榜單表現
納入今年全球最具競爭力排名的鋼鐵企業中,中國(大陸)、美國、印度、俄羅斯均有四家企業,巴西有三家,日本和韓國各有兩家。中國(大陸)納入排名的四家鋼企分別是:中國寶武(得分8.04分,排名第五位),較去年加權平均得分提高0.44分,排名上升六位;鞍鋼(6.93分,排名第28位),得分提高0.1分,排名下降三位;馬鋼(6.57分,排名第33位),排名不變,得分提高0.35分;沙鋼(6.14分,排名第35位),得分下滑0.03分,排名下降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市場定價能力指標方面,除中國寶武得分7分外,鞍鋼、馬鋼和沙鋼的得分均為3分,在所有排名的鋼企中該指標得分墊底。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方面企業缺乏拳頭產品或獨家產品,另一方面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還需加快兼并重組的步伐。
總體而言,中國鋼鐵企業仍需從高附加值產品、技術創新能力、擁有資源等方面查找各自的薄弱環節并改進,繼續提升自身競爭力。特別是,“綠色鋼鐵革命”正在將“技術創新”迫切程度推向新的前沿,技術領先將成為鋼企中長期生存和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