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同為創新團隊成員的邯寶煉鋼廠技術員代紅星拿著一份生產報表,樂呵呵地走向高福彬。“福彬,你看3月份我們廠的汽車鋼轉爐終點氧含量降到了388ppm。”借著忽明忽暗的火光,代紅星興奮地指著報表上的數據大聲告訴高福彬,“這數據在國內已經是領先水平了!咱們的‘汽車板高效低氧位煉鋼工藝創新’項目效果越來越好。”
“自上世紀90年代國內引進汽車鋼冶煉工藝以來,轉爐一直采用‘低碳高氧位出鋼’工藝。但該工藝有先天缺陷,對汽車板生產效率、成本控制,尤其是產品品質造成較大不良影響。”談起實施“汽車板高效低氧位煉鋼工藝創新”項目的初衷,高福彬娓娓道來。于是2020年,河鋼邯鋼特聘知名專家王新華教授擔任公司煉鋼首席專家,組織技術中心、邯寶煉鋼廠技術骨干成立了汽車板高效低氧位煉鋼工藝創新團隊,致力于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我有幸被選入團隊,參與該項目。”高福彬笑著說,“過程很難也很艱辛,需要攻克一系列關鍵技術:如何降低轉爐冶煉終點鋼液氧含量、如何提高鋼包渣改質效果、如何提升RH精煉脫碳速率等。”一個個技術難題如一只只攔路虎,橫亙在攻關路上。但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高福彬他們一一攻克,開發了汽車鋼轉爐高拉碳控制技術、鋼包渣過度改質技術、新型RH化學升溫工藝等9項核心技術,應用到產線后,取得良好效果。
最讓高福彬感到驕傲的是,他們在轉爐低氧含量出鋼技術攻關中取得了顛覆性突破。“當王新華教授提出‘低氧位出鋼’的想法時,我特別震撼,這是以前想到不敢想的。傳統的‘低碳高氧位出鋼’工藝已經很成熟了,而且在河鋼邯鋼汽車板鋼發展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要反其道而行之,能行嗎?”剛開始,高福彬心里沒底,很多人和高福彬一樣持懷疑態度。
實踐是檢驗一切的標準。之后的日子里,高福彬他們跟班作業,參閱大量文獻資料,開展系列小規模試驗。高福彬回憶說:“那兩個月工作起來完全沒有時間觀念,大家就像陀螺一樣,每天吃住在實驗室。即便是最難的時候,也看不到一點灰心氣餒,大家只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在共同努力下,他們最終研發出一套在實現“低氧位出鋼”過程中,起先決性條件的“RH精煉吹氧脫碳工藝”。
“試生產那天,每個人都緊張得不行。當聽到對講機里有人喊‘成功了!’在場的職工頓時沸騰起來。之前吃過的苦,都在那一刻煙消云散。”高福彬激動地說。“RH精煉吹氧脫碳工藝”應用后,大幅加快了脫碳反應速率,為轉爐采用高拉碳工藝以及實現“低氧位出鋼”提供了保證。
初戰告捷,高福彬他們再接再厲,更加注重創新成果的鞏固和提高。通過實施汽車板鋼轉爐高拉碳控制技術,汽車鋼轉爐終點氧含量降低到了450ppm,進入了國內第一梯隊。但高福彬他們仍不滿足,進一步細化底吹氬氣操作標準、調整氧槍槍位、動態調整廢鋼加入比例,汽車鋼轉爐終點氧含量又降到了388ppm,創造了國內領先指標。
1月份,該團隊以其出色的業績,被2021河鋼年度人物評審委員會評定為“最佳工藝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