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鋼公司水電(氧氣)廠本著“增鐵增鋼不增水,增產增效不增污”的循環經濟理念,繼續降低噸鋼耗新水指標,實現降成本增效益既定目標。
噸鋼耗新水是指每生產一噸鋼所需的水量,鋼鐵企業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做到既節能減排又增收節支,是一個行業生存發展課題。針對區域水資源相對不足的現實和企業成本結構,水鋼公司將噸鋼耗新水作為對標挖潛、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攻關項目。在各生產單位配合下,充分發揮現有設備最大潛力,調整運行方式,完善計量設施,嚴查跑、冒、滴、漏等,建立有效考核監督機制,降低噸鋼耗新水指標,實現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標。
今年初,水鋼公司一條軋鋼生產線改由全量新水補充,全系統每天需要新水量約5萬立方米。為確保生產生活用水,水電(氧氣)廠增加了大河水源提水系統的運行時間,調整運行方式,每天輸送3.5至3.8萬立方米,深井每天輸送0.7—0.8萬立方米,將市政供水降至5000立方米左右,每月減少市政用水費用50萬元以上。水電(氧氣)廠還合理調配大河水和市政水滿足水鋼公司生活、生產用戶正常用水,通過撿漏,每天減少各點滲水2000立方米,每月可減少水資源流失16萬元。同時,水電(氧氣)廠對供水水泵進行改造,優化工藝流程,降低運行成本。
水鋼公司還將協商市政府從雙橋水庫引進新的水源,實施接引隧道內管道工程,優化公司供水結構,保證公司水質、水量供應,確保噸鋼耗新水低于2.5噸,指標保持在全國行業的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