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近30日內,銀行板塊內16只個股全部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在申萬一級行業排名中高居榜首。
具體看,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投資評級累計次數超過10次(包含10次)的有:平安銀行(20次)、興業銀行(19次)、招商銀行(17次)、民生銀行(16次)、浦發銀行(15次)、華夏銀行(14次)、建設銀行(13次)、北京銀行(12次)、中信銀行(11次)、農業銀行(11次)、寧波銀行(10次)。
一季報業績全部實現增長
機構看好銀行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業績有保障。2013年全年16家上市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2.8%,其中五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增速分別為11.4%、17.3%、15.4%。2014年一季度16家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1.8%,其中五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增速分別為10.2%、17.3%、12.9%。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今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5%。
存款定期化持續、資產端非標業務發展各異:存款的定期化一季度表現仍然非常明顯。負債成本的上升使得部分資產端未積極轉型的銀行息差受到拖累。資產結構方面,以招行、中行、中信、南京為代表的部分銀行一季度非標業務增長較快,南京、中信、光大、招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占總資產比重一季度也有明顯提高。交行、浦發、民生、興業在一季度明顯放緩了業務增速,其中民生銀行小微金融業務開始轉向結構調整而不再追求規模增長。
發行優先股也是銀行板塊受到機構看好的原因之一。在優先股相關條例獲批后,資本市場對銀行優先股的發行就一直頗為關注。首例銀行優先股發行在4月29日浮出水面。浦發銀行公告稱,擬發行優先股總數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0億元。浦發銀行成為繼廣匯能源后第二家披露優先股發行方案的A股公司,也是首家披露優先股發行預案的上市銀行。
廣發證券指出,未來5年內我國上市銀行一級資本缺口趨近3000億元。與此同時,未來5年內,半數銀行存在一定的股權融資壓力。而在上市銀行估值持續破凈的局面下,為了減輕上市銀行普通股融資壓力,作為合格一級資本工具的優先股試點十分迫切,其中,平安、農行、民生、興業、華夏、浦發的資本缺口相對較大。
銀行股存在階段性行情
2014年4月22日,央行決定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013年年末,農商行全部存款大致為6萬億元,如果縣域占比50%,釋放流動性600億元。2013年年末,農村合作銀行存款大致1萬億元,如果縣域占比50%,釋放流動性25億元。
對此,中信建投表示,金融改革從農村開始深入,農村商業銀行存準率、75%存貸比政策都可能放松。盡管短期內行業基本面風險猶存,但政策面已轉暖,銀行股存在階段性行情。政策面轉暖的要點包括:降準、QFII的擴容和藍籌股T+0交易機制的推出。推薦: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招行銀行。
安信證券表示,銀行一季度業績略好于預期,資產質量雖未看到向好拐點但目前仍穩定,撥備充足,雖然在經濟未企穩之前絕對收益空間有限,但在行業格局重塑的過程中,主動轉型調整、擁抱互聯網金融、積極為金融大變革做準備的銀行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轉型目前在業績差異中已經逐漸有所體現??春梅e極變革、更具市場化理念、不斷提升全方位金融服務能力的銀行,建議積極關注興業、平安、中信、華夏、民生、浦發。
傳媒價值驅動理性投資回歸
數據顯示,近30日內,傳媒板塊內47只個股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占板塊內成份股比為87.04%。
具體看,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投資評級累計次數超過10次的有:奧飛動漫(18次)、華策影視(17次)、百視通(17次)、中南傳媒(16次)、華誼兄弟(15次)、華錄百納(15次)、樂視網(13次)、藍色光標(12次)、人民網(11次)、鵬博士(11次)、掌趣科技(11次)。
不難看出,奧飛動漫最受機構青睞。國聯證券表示,考慮股權激勵攤銷費用,預計公司2014年至2016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6元和0.95元和1.27元。公司大娛樂平臺布局已現雛形,未來發展戰略清晰,2014年游戲、影視和電商業務值得期待,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龍頭公司業績增長顯著
經歷了去年的一輪牛市之后,今年傳媒板塊出現深幅調整,但板塊內多數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顯著。如樂視網,公司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0.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571萬元,同比增長20.52%。
藍色光標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127.18%;基本每股收益0.26元。
百視通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24.59%;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關注國有文化企業改革主題
目前,行業主題正在從“追熱點”向“找趨勢”演變。事件及情緒驅動的熱點主題難以為繼,宏觀環境、社會環境、政策推手、技術推手等長期價值驅動的歷久彌新的要素價值正在逐步顯現,由此催生的理性投資機會正在回歸,而短期的主題性機會也將更多契合于以長期視角判斷的投資邏輯。
國有文化企業改革有望帶來向上彈性。從近期的一系列國有性質企業動作看,國有文化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股權激勵等方面的壁壘正在逐步消除,資本市場的基礎定價功能將會被重新定義,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訴求和依賴程度將會提升。今年的國企改革將會成為A股傳媒板塊主要的投資機會之一。
互聯網電視領域醞釀巨變。近期以樂視網、優酷網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視頻企業正在以高漲的熱情向互聯網電視領域進軍,而BAT幾乎均已從不同方向大舉殺入互聯網電視領域,互聯網視頻企業乃至互聯網巨頭對電視屏和客廳的重視程度上升到了新的層次,市場預計2014年將是互聯網電視高潮迭起的發展年,從互聯網公司的平臺重構到有線網絡的用戶重構,巨變正在醞釀,新的機會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對此,平安證券表示,“重組、重構、重生”將是全年的主題,細分行業龍頭將會在產業鏈重組中受益,產業鏈布局完善的公司抗風險能力和抗波動性較強,平臺型公司將會充分享受產業鏈利潤向下游轉移的紅利,繼續推薦順網科技、掌趣科技、梅花傘、浙報傳媒、人民網。
鋼鐵行業盈利觸底反彈可期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鋼鐵行業(申萬一級行業分類)33只成份股中,近30日內有28只個股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行業占比為84.85%。
具體來看,近30日內,被機構看好的鋼鐵股有的寶鋼股份、久立特材、新興鑄管、新鋼股份、方大特鋼等,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超過5次。
機構最看好寶鋼股份
近30日內,機構給予寶鋼股份向好評級9次,其中“買入”評級4次,“增持”評級5次。寶鋼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公司專注于鋼鐵業,主要鋼鐵產品分為碳鋼、不銹鋼和特殊鋼三大類,同時從事于鋼鐵業相關的貿易、航運、煤化工、信息服務、金融等業務。2013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1900.3億元,較2012年收入減少14.5億元,主要是受商品坯材銷售量、銷售價格下降及貿易收入增加的綜合影響。凈利潤58.18億元,同比下降42.33%。公司2014年計劃產鐵2149萬噸、產鋼2207萬噸、銷售商品坯材2179萬噸、營業總收入1950億元、營業成本1768億元。
在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寶鋼股份依然被看好,是因為其龍頭優勢地位凸顯。整體而言,在行業總需求增速下移的情況下,公司專注優勢碳鋼板材和基于產品結構及服務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將持續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盈利源泉。
近30日內,機構給予久立特材向好評級8次,其中“買入”評級3次,“增持”評級5次。久立特材是銹鋼管行業龍頭,公司主要生產工業用不銹鋼無縫管和不銹鋼焊接管,是國內工業用不銹鋼管產量最大的企業。2013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完成成品管產量6.53萬噸,銷量6.50萬噸;完成科研項目累計立項76項(其中完成驗收并獎勵48項);完成專利申報23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2014年經營目標:實現工業用不銹鋼管產銷量7.5萬噸(其中新產品3600噸),管件銷量2800噸。
行業盈利恢復可期
長江證券認為,在宏觀經濟依然低迷及主要下游行業需求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鋼價下跌至2007年以來歷史最低水平。盡管3月中旬需求出現季節性好轉,但仍不改一季度鋼價整體下跌態勢:去庫存力度相對較弱的冷熱軋表現相對較差,噸產品跌幅達90元,冷熱軋占比較高的華東華南地區鋼價下跌幅度較大,一定程度上說明制造業需求面臨的嚴峻形勢。
鋼價持續下跌,鋼廠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盡管鐵礦石下跌幅度較大,但受制于庫存周轉帶來部分存貨跌價損失,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盈利惡化局面:2月份行業毛利率下跌至6.23%,凈利率下跌至0.94%,均位于歷史低位。3月份以來,伴隨傳統旺季的來臨,鋼價反彈帶動鋼企盈利階段性好轉??傮w來看,一季度行業盈利水平已降至歷史低位,隨著傳統旺季來臨,期待行業盈利觸底反彈,但考慮到內生性需求持續性不強,預計恢復幅度有限。另外,受益于能源產業高景氣的鋼管龍頭公司仍是一季度的亮點,而調價滯后的板材龍頭公司擁有一定的產成品優勢,可能部分緩解一季報業績壓力。
華龍證券認為,雖然行業增速高點已過,但在產能結構調整、行業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優質企業有望獲得優于行業的表現,而下游細分領域的需求改善也會為相關企業帶來機會。同時,當前鋼鐵板塊市場表現和估值情況,已經充分體現出市場的悲觀預期,行業估值優勢開始顯現,可從估值和下游需求尋找投資機會。
非銀金融券商股迎多重利好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非銀金融行業(申萬一級行業分類)37只成份股中,近30日內有28只個股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行業占比為75.68%。
具體來看,被機構給予向好評級次數較多的個股有中國太保、海通證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國金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以上個股近30日內“買入”和“增持”評級次數累計均超過10次。
中國太保獲向好評級16次
近30日內,中國太保獲得向好評級16次,其中“買入”評級7次,“增持”評級9次。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公司之一,主要通過下屬的太保壽險、太保產險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人壽及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并通過下屬的太保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和運用保險資金。中國太保2014年一季報披露,報告期內,太保壽險實現業務收入383.54億元,同比增長25.2%,其中:新保業務收入165.75億元,續期業務收入217.79億元;太保產險實現業務收入235.16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車險業務收入175.20億元,同比增長15%;非車險業務收入59.96億元,同比增長8.4%。
中國太保一季度保費同比增速較快,原因來自于手續費和傭金增速較快,產品結構調整卓有成效。2014年公司手續費及傭金同比增長24.7%,增速達到近幾年高點,也超過保費增速,開門紅基本上是傭金驅動保費;同時公司退保支出同比增速降至37%,低于此前的61%,退保支出的增速略有降低表明公司產品吸引力提升,銀保渠道產品質量控制較好,產品結構優化卓有成效。2014年保險行業保費和投資都將持續向好,基本面改善。在行業向好的背景下,公司具有良好的投資能力,壽險業務繼續堅持價值,優化產品、繳費和銷售結構。
另外,在非銀金融行業中,券商股被看好,比較典型的是海通證券。近30日內,海通證券獲向好評級15次,其中“買入”評級6次,“增持”評級9次。海通證券為國內證券行業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經中國證券業協會評審通過,成為創新試點券商,借殼都市股份上市后引入了中信集團、平安、太保等戰略投資者,優化了股東結構。截至2013年年末,公司共有分公司24家,證券營業部240家。
券商創新大會利好臨近
從細分行業來看,由于開門紅準備充分以及2013年基數較低,保險公司2014年開門紅遠超市場預期,個險和銀保新單增速也較高。國泰君安證券看好新華保險和中國平安。同時,國泰君安證券給予券商行業“增持”評級。2014年券商行業創新起航,新一屆行業創新大會將積極推行“負面清單制度”,創新力度將超出市場預期。預計行業創新突破將體現在資產證券化、利差與做市業務、融資融券、直投基金等方面。
IPO重啟、新三板擴容、滬港通不斷推進以及優先股政策落地,將帶來券商新格局。
第三屆券商創新大會將于5月份召開,券商創新大會此前分別于2012年、2013年召開了兩次,兩次券商大會召開前后券商股均出現了波段性行情。券商業務領域的創新乃至整個證券行業的改革顯然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創新大會和IPO的重新開閘、個股期權和股指期權等交易品種的推出,以及年內很可能恢復的“T+0”交易等都是行業的催化劑。同時,滬港通的推出,將給券商的經紀業務及融資融券業務帶來新生力量。在諸多利好消息的推動下,證券行業板塊正在走出強勢反彈的行情。傳統業務穩定發展,創新業務目標明確的大中型券商是重點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