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是根柱,橫著做根梁。”扎根一線的溫菲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學一手好技術,當一個好工人。從業33年來,他干過噴煤工、爐前工,當過高爐爐長和成本技術科科長,被夢想激勵前行的溫菲始終堅持“身在一線、心在一線”,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降本攻堅,助力車間提產增效,并主持多個科技攻關項目,降低煉鐵結構性成本,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用汗水澆灌自己的成長之路。
溫菲繼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再次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這讓他既感到榮幸,又深覺重任在肩。他心里惦記的除了本職工作,便是如何更好地為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憑借在鋼鐵行業工作的豐富經驗,他堅信鋼鐵行業的轉型發展一定要走綠色發展之路,所以一直高度關注環保領域,積極投身企業環保提標改造。
“在‘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命題。今年我還將持續關注綠色環保領域,通過走訪方大特鋼、九江鋼鐵等企業總結并準備了兩條建議。”溫菲介紹道,“一條是《加大鋼鐵低碳技術研發與推廣力度,促進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隨著企業新建的50MW發電機組投入運行,安源生產區的高爐煤氣基本做到了零放散,所以我希望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能夠加大鋼鐵低碳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余熱余能發電水平,促進鋼鐵企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另一條是《加大對鋼鐵企業廢水治理在資金和政策方面支持力度》的建議。希望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環保專項資金和稅收政策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助力鋼鐵企業對現有環保設備進行提標改造升級。”
在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過程中,溫菲深刻地感受到,當好人大代表絕不是“舉舉手、拍拍手”的“走形式”,而是要花心思、流汗水的。作為一名基層代表,他不僅聚焦鋼鐵行業,致力于轉變大家對該行業“臟亂差”的刻板印象,還常常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難點,工作之余不僅走遍全市各地,還到省內許多地方調研,傾聽群眾聲音,收集社情民意。履職5年來,溫菲圍繞綠色生態、社會民生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一共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了37條建議。
“‘人民代表來自人民’,我的建議都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溫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