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本鋼集團設備系統瞄準“提升年”目標,以對標鞍鋼最高標準為根本出發點,不斷創新設備工程管理模式,開展提升設備運維水平專項攻關,多舉措為首季“開門紅”保駕護航。
板材公司重點聚焦設備保障能力,積極采取措施提升設備技術經濟指標。在具體工作中,嚴控設備故障時間,制訂了全年288小時、每月24小時的攻關目標。今年前兩個月,主要產線故障時長較攻關目標減少18小時。同時,優化檢修模型,延長鑄機檢修周期,減少高爐、熱軋、酸軋產線檢修時間,全年預計壓降年化檢修模型時間188小時,定修實現率提高至98%,定修準確率提高至90%。此外,精準投入設備修理費,重點解決制約產能和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提升檢維修效率。
北營公司以各機組穩定順行為目標,重點開展降低故障、修理費、庫存等攻關,一季度故障率同比下降9%。在開展定修模型優化工作中,兩座大高爐基本實現2年1次年修、6個月1次定修的目標,轉爐定修模型為8小時/月,接近行業先進水平。截至目前,北營公司累計實施檢維修轉自營項目13項,降低外委施工費223萬元。此外,北營公司各單位利庫工作均完成任務目標,對比指標超額完成2308萬元。
礦業公司創新設備管理,堅持“逢修必改,逢改必升級,逢升級必優”的原則,按照四個階段開展定修模型優化提升工作。各單位結合實際逐條逐項對84種主體設備的定修模型進行梳理,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磨機作業率96.8%,為穩產高產提供了設備保障。同時,礦業公司強化修理費、工程費的計劃管理,將修理費按月詳細分解到作業區、機臺及個人。并嚴格履行項目招議標制度和審核流程,檢修、技改工程已累計招標成功5項,降低采購資金4160萬元。
下一步,本鋼集團設備系統將持續完善各項制度,不斷挖掘潛力,創新設備工程管理方法,多舉措保證各產線平穩順行,為全面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提供堅實的設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