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基于多目標耦合優化的智能配礦技術研發及應用”由撫順新鋼鐵、東北大學聯合開發完成。為充分利用撫順豐富的礦產資源,該項目將當地礦產資源與高性價比外礦資源相結合,研發和應用基于多目標耦合優化的智能配礦技術,實現低成本地礦資源和高性價比外粉資源的耦合優化,降低了鐵前系統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該項目建立了涵蓋常用進口主流鐵礦粉、非主流鐵礦粉、國產常用鐵精粉、遼寧地區普通鐵精粉、遼寧地區低成本鐵礦粉等鐵礦資源的鐵前常用鐵礦粉燒結基礎特性數據庫;研發了鐵礦石采購和合理使用鐵礦粉的多維決策模型,從鐵礦石化學成分、粒度組成、燒結基礎特性、對高爐冶煉的影響等多個維度對鐵礦粉價值進行在線評估,為鋼鐵企業合理降低采購成本提供指導;建立了基于燒結基礎特性的燒結智能化配礦模型和高爐爐料結構優化模型,實現了非主流進口礦粉和地方經濟礦粉的增量化利用;研發了適應多變量的高爐低碳冶煉爐渣黏度預測模型和渣系優化技術,實現了模型實時在線運行,在高鋁鐵礦粉比例較高的情況下,高爐渣鎂鋁比由0.69降低至0.59~0.61,實現了高爐穩定順行,燃料比降低,鐵水成本降低18元/噸。
“鋼鐵行業基于數字化融合技術的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成果由撫順新鋼鐵與建龍(遼寧)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完成。該項目旨在探索數字化融合技術在鋼鐵行業中的應用,并提出具體的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方案。
該項目依托面向工業園區的5G基礎網絡和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電控、儀表、數采、AI(人工智能)分析、視覺技術、自學習算法等多種技術的改造及綜合應用,實現了煉鋼各工序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基于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實現廢鋼等級判定,支持在線判定與抓拍,解決了現場人工24小時不間斷指導問題,提高了質量檢測效率,減少了人工測量出現的誤差;基于5G、工業控制網、工業無線網、視頻網絡,建設全礦一套融合網絡,實現人員位置+視頻AI動態實時跟蹤、生產信息數據實時三維顯示,加強全礦生產安全管理,輔助生產決策;構建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發了產品質量證書自助打印系統、鋼筋加工管理平臺,為柔性生產提供數據支持,打印準確率達100%,證書出具時間縮短80%,臺賬數據準確率達100%。
“系列低成本高品質高強鋼筋制備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成果由撫順新鋼鐵與東北大學共同開發完成。該項目通過系統的研究和攻關,解決了制約高品質高強鋼筋生產過程中的一系列工藝技術難題,形成了高品質高強鋼筋集成工藝穩定技術,成功實現尺寸規格從直徑12毫米~40毫米全覆蓋、屈服強度為400兆帕~800兆帕級高強鋼筋的批量生產,譜寫了撫順新鋼鐵建筑用系列高強鋼筋從無到有的跨越發展新篇章,進一步提高了撫順新鋼鐵建筑用系列高強鋼筋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我國同類型高強鋼筋制造企業提供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
該項目開發出了碳—較低硅錳成分體系的HRB400E生產工藝,以細化晶粒為主要強化手段,以終軋溫度860攝氏度~920攝氏度、上冷床溫度750攝氏度~800攝氏度為主要工藝特征;綜合利用細晶強化、析出強化和相變強化機理,形成了同一化學成分下,生產500兆帕~800兆帕高強鋼筋的工藝技術;闡明了工藝參數對高強鋼筋氧化鐵皮的影響規律,明確了高強鋼筋產生紅銹的原因和銹蝕機理;結合碳化鎢軋輥的應用,顯著改善了鋼筋的表面質量,并提高橫斷面尺寸精度;基于產品成分需求與合金含量耦合的合金制訂設計,降低合金成本6元/噸。
“基于機器人技術融合智能識別的新一代理化檢驗系統研發與應用”成果由撫順新鋼鐵與建龍(遼寧)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完成。
該項目以精益管理的理念,以檢驗項目的集成組合、實驗流程的重構、實驗方案的優化改善為基石,以自動化、信息化為支柱,最終達成新一代高效的自動化檢驗系統的目標,縮短周期的同時,實現檢驗的全流程無人干預、信息自動錄入、檢驗自動進行、結果自動傳輸,自動化程度達到100%,實現了檢驗全過程的可追溯性,提高了檢驗結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行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該項目開發了基于“視覺技術+點位計算分析方法”的6軸機器人控制和銑樣機軌道移動定位的多維度智能識別技術;開發了基于“樣品自動清理方法+機器人、銑樣機+視覺聯動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的快速排查與還原技術;開發了基于靜態對射技術的試樣重量偏差檢測方法和集成力學、工藝、重量偏差等物性聯測的機器人自動檢測系統;開發了缺陷樣本識別判斷和熱軋帶肋鋼筋彎曲試驗缺陷識別與判定的視覺學習技術。
近年來,建龍集團高度重視創新引領,科技創新已成為建龍集團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作為該集團旗下重要的鋼鐵企業之一,撫順新鋼鐵通過與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攻關,取得了多個科技創新成果。